国际贸易壁垒的表现
贸易壁垒(Trade Barriers/Barrier to trade)也叫贸易壁垒。对外国商品和劳务交流的人为限制,主要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和劳务的进口所采取的各种限制性措施。
2.分类:
一般分为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
从广义上讲,各种阻碍正常贸易、干扰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人为措施都属于贸易壁垒的范畴。如进口税或具有相同效果的其他关税;对商品流通的各种数量限制;生产者、购买者或使用者之间的各种歧视性措施或做法(特别是在价格或交易条件和运费方面);国家给予的各种补贴或者国家强加的各种特殊负担;以及为划分市场范围或谋取额外利润的各种限制性做法等。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推动的关税自由化、商品贸易自由化和劳务贸易壁垒,虽然在关税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其他方面收效甚微。一些形式的贸易壁垒减弱了,而另一些形式的贸易壁垒加强了,各种新的贸易壁垒层出不穷。
随着世贸组织等国际贸易组织成员的不断增加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性组织的建立,这两个组织对非成员国的关税壁垒仍在发挥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非关税壁垒在全球的作用在上升,或者说有上升趋势。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要求其他国家的产品进行认证,这极大地阻碍了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出口;但只能生产一些资源初级产品。加剧了南北之间的经贸发展差距。
此外,发达国家和一些欠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采用的反倾销措施也是非关税壁垒之一。就中国而言,配额许可证制度也属于后者。
所谓关税壁垒,是指进出口商品通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立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关税而形成的一种贸易壁垒。根据征收关税的目的,关税有两种:
一是财政关税,主要目的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二是保护关税,其主要目的是对外国商品的进口征收高额关税,以保护国家的经济发展。保护性关税越高,保护的作用越大,甚至实际上等于禁止进口。
非关税
是指除关税以外的所有进口限制所形成的贸易壁垒,可分为直接限制和间接限制。
直接限制是指进口国采取一些措施直接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如进口配额制度、进口许可证制度、外汇管制、进口最低价格等。
间接限制是通过制定严格的法规和法律,如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和安全规定、检验和包装、标签规定等强制性技术规定,对货物进口进行间接限制。
外国(或地区)政府实施或支持的措施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贸易壁垒:
l、违反该国(或地区)和我国* * *参加的多边贸易条约或与我国签订的双边贸易协定的;
2.对中国产品或服务进入该国(或地区)市场或第三国(或地区)市场构成或可能构成不合理的障碍或限制;
3.对中国产品或者服务在该国(地区)市场或者第三国(地区)市场的竞争力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不合理损害。
外国政府(或地区)不履行与中国的多边贸易条约或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协定规定的义务,也视为贸易壁垒。
3.表达形式:
实践中常见的贸易壁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违反承诺的关税措施;
无规则的进口管理限制(包括通关限制、国内税费、进口禁令、进口许可证等。);
缺乏科学依据的技术法规、产品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
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不合理的贸易救济措施;
政府采购中违反有关规定限制进口产品的行为;出口限制;补贴;
服务贸易准入和商业限制;
不合理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措施;
其他贸易壁垒等。
贸易壁垒的原因:
贸易壁垒的出现并继续加强并非偶然。它是国际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分析新贸易壁垒的成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随着发达国家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安全健康意识空前增强,越来越关注产品对自身健康和安全的影响,以至于国际贸易中以健康、安全和卫生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贸易壁垒日益增多。
2.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求国际贸易中的产品本身及其生产加工过程不应以
破坏环境或者牺牲环境;同时,要求这些产品的生产不能以牺牲工人的健康为代价。因此,绿色壁垒、社会壁垒等新的贸易壁垒将在国际贸易中不断出现。
3.
新型贸易壁垒的日益增多与传统贸易壁垒的抑制有很大关系。关税、许可证、配额等传统贸易壁垒的使用不仅会受到国际公约的限制和国际舆论的谴责,而且很容易遭遇。
对等报复。因此,未来这些传统贸易壁垒的发展空间并不大,这就为绿色壁垒等新型贸易壁垒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4.科技日新月
差异为新贸易壁垒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手段。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信息技术产品,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容易形成新的贸易壁垒。
同时,高灵敏度、高科技检测仪器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为一些国家设置新的贸易壁垒提供了技术和物质条件。
5.由于经济增长乏力,主要发达国家有贸易保护主义死灰复燃的趋势,随着传统贸易壁垒的削弱,他们纷纷寻求新的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产业。
贸易壁垒的特征:
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例
1,普遍性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它不仅涉及资源和环境,还涉及人类健康。
初级产品,还涉及所有中间产品和工业成品;从流程上看,包括研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消费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从现场的角度来看,
它已经从有形商品扩展到金融、信息和其他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和环境保护。
2.分类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个体系,它不仅包括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的内容,还包括《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和《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的措施。《农业协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都规定了环境问题。
3.合法性
目前,国际上已签署150多项多边环境保护协定。发达国家积极制定技术标准和法规,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法律支持。世贸组织也在制定国际技术标准和法规。
4.二元性
技能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合理的,即为了达到规定的法律目标,可以采取适当的壁垒。正常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为实现对人类的合理保护而采取的合法合理的技术措施。
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但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日本、欧盟等,依靠自身的技术和经济优势,制定了比国际标准更为严格的技术标准、法规和认可。
认证体系等。,以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名义,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5、隐蔽性和灵活性
技术贸易
与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等其他非关税壁垒相比,壁垒不仅隐藏着不合理分配和歧视的差异,而且具有极其复杂的技术标准,往往使出口国难以应对和适应。
有隐蔽性。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在具体实施和操作中很容易被发达国家用来制定针对外国产品的有针对性的技术标准,并具有实施的灵活性。
的特点。
6.有争议的
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涉及面广,有些相当复杂,而且其形式上的合法性和实施过程中的隐蔽性,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的评价标准不同,各国之间很难相互协调,容易引起纠纷,解决纠纷需要较长时间。
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经济领域的贸易战主要集中在一般商品贸易上,但21世纪的国际贸易战将逐渐集中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