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开发过程

1.摇篮和萌芽阶段:“数据库”一词最早由美国系统开发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为美国海军基地开发数据时使用。

1963年,由C W Bachman设计开发的IDS(Integrate Data Store)系统投入运行,它可以为多个COBOL程序共享数据库。

从65438年到0968年,网络数据库系统总量开始出现。

1969年,IBM的Mc Gee等人开发的层次数据库系统IMS系统问世,可以让多个程序* * *享用数据库。

1969 10,CODASYL数据库开发者提出了网络模型数据库系统规范报告DBTG,使数据库系统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正因为如此,许多专家认为数据库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数据库技术的出现来源于社会的实际需求,而数据技术的实现必须以理论为指导,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不断推动数据库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二、发展阶段:80年代,大量商品化的关系数据库系统问世并得到广泛应用,无论是大型计算机系统,还是中、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在此期间,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也投入使用。

1970年,IBM圣何塞研究所E F Code发表了题为《大型数据库的数据关系模型》的论文,开启了数据库的关系方法和关系标准化的理论研究。关系方法由于其理论的完善和结构的简单,在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成功地奠定了关系数据理论的基石。

1971美国数据系统语言协会在DBTG官方报告中提出了三级抽象模型,即描述应用所需数据结构的外部模型、描述整个对象系统数据结构的概念模型、描述数据存储结构的内部模型,解决了数据独立性问题。

从65438到0974,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ystem R由IBM圣何塞研究所成功开发,并投入软件市场。

在1976中,美籍华人陈平山提出了数据库逻辑设计的实用(物理)连接法。

1978年,新奥尔良发表了DBDWD报告,将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过程分为需求分析、信息分析与定义、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四个阶段。

1980年,J D Ulman撰写的《数据库系统原理》一书正式出版。

1981年,E F Code获得计算机科学最高奖ACM图灵奖。

从65438年到0984年,David Marer所著的《关系数据库理论》一书标志着数据库理论的成熟。

3.成熟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数据库理论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成熟的发展时期。易观国际发布《IT产品与服务——2007年中国数据库软件市场数据监测》,考察中国数据库管理软件市场。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商用数据库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65438+72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从厂商的竞争格局来看,国际软件巨头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甲骨文、IBM、微软、Sybase牢牢占据国内数据库软件市场前四,市场份额高达93.8%。本季度国内数据库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我们正抓住国家推动自主创新的机遇,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契机,满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信息集成平台需求。2008年,中国商用数据库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8.25亿元,同比增长30%。一方面,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大幅增长和中国政府对版权的高度重视。其中Oracle占44%的市场份额,IBM占20%,微软占18%,Sybase占10%,国产数据库在政府的支持下已经占据了8%的市场份额,比2007年增长了25%。其中,大梦数据库年销售额为6600万元,是国内数据库中市场份额最大的。预计2009年中国商用数据库市场将达到31亿元的市场规模。同时,在中国政府鼓励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国产数据库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此外,Mysql等开源数据库也在政府、中小企事业单位占据了大量用户。与此同时,盗版数据库在中国数据库市场占据了更大的份额,不亚于整个商用数据库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