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B的规划分两个阶段进行。
二期:形成覆盖36家NGB运营商654.38+0920万用户的全网,实现全国骨干传输网、城域网、接入网的可控和管理。音视频、信息、娱乐、应用和消息服务的系统建设。实现示范运营商之间的跨域互通。
要做好NGB网,必须依靠足够大的产业链。广电系统内外的科研院所要用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撬动NGB产业发展,推动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振兴,推动每年出现千亿级文化娱乐和现代服务业。
NGB与有线电视数字化
上世纪80年代,“四级电视台”的口号提出,让全国各地的广播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此也开始了中国广播电视的蓬勃发展。今天,繁荣的背后,问题开始凸显,导致全国各地广电网络碎片化。在三网逐渐融合的今天,中国广电开始探索融合与整合之路,下一代广电网络(NGB)应运而生。在今年的BIRTV2009筹备会上,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晓杰指出,广电总局今年的工作重点包括高清、互动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建设。同时,她还半开玩笑地介绍,有专家提出国内有三大运营商,分别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那么,NGB建成后,广电将是中国第四大运营商。虽然是个笑话,但广电的野心是显而易见的。
2008年2月4日,科技部与国家广电总局* *签署《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与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自主创新合作协议》,提出首期投资6543.8亿元人民币支持NGB升级改造,将在654.38+00年内改造2亿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据了解,广电系统将开始建设百兆宽带网络。建成后,网络骨干网速率将达到1000Gbps,接入网用户速率将达到60Mbps,比现有的每用户速率提高近100倍。网络转型巩固NGB基础。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是以数字有线电视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的成果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高性能宽带信息网”为支撑,适合中国国情,有线、无线“三网融合”,全网为一体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其主要特点是“全程全网”、“互联互通”、“可控”。由于NGB的网络基础之一是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随着NGB的发展,推动了有线电视的数字化和双向化改造。然而,中国的双向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就芯片厂商而言,国内厂商R&D能力不足导致对国际芯片厂商的过度依赖。然而,全球经济形势的低迷导致许多国际制造商经营惨淡或破产,这必然会影响双向转型的进程。另外,我们来看看解决方案。为了争夺这块“蛋糕”,各大网络设备厂商和IT厂商纷纷推出解决方案。但这些厂商针对有线电视运营商推出的网络改造方案,要么只着眼于城域网或接入网,有的只考虑入户方案,需要地方广电部门的整合,缺乏全网整体解决思路。这些都是目前双向转化过程中的问题。为适应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发展需要,使有线电视网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过渡,广电规划院受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委托,开展了有线接入技术(EoC)的测试评估工作。
评估和标准研究,起草了《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有线接入技术(EoC)要求白皮书》。有线接入技术是下一代广电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即基于同轴电缆,通过各种数字调制技术承载以太网业务和其他综合业务,实现下一代广电网络用户的宽带接入。利用该技术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宽带化、双向化改造,可以有效发挥有线电视网络频带宽、成本低、易于推广的优势,有利于将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成为面向千家万户的多媒体信息平台,满足各行各业和居民的需求,促进三网融合。白皮书对有线电视运营商进行双向网络改造和接入网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建设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