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河南高考综合答案

1 ~ 5:BCCDA 6 ~ 10:CCBBC 11 ~ 15:BCACD 16 ~ 20:DBBAD

21 ~ 25:CDCCD 26 ~ 30:CBD aa 31 ~ 35:BDA CB

36.(28分)

(1)(10点)

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

主要原因;陆地面积小,地势低平,四面环海。陆地储存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条件差(河流短),人口多地块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二)(12分)

在大坝建成之前,水是咸的。原因;河水平缓流动,潮汐(顶托效应)使河水和海水混合。

大坝建成后,水逐渐变弱(好转)。原因:留住淡水,防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节蓄水和排水,咸水逐渐变成淡水。

(3)(6分)

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蓄积量大,高温多雨天气,淡水较多。两国之间海峡狭窄,淡水运输成本低。

②海水淡化。国家经济比较发达,四面环海。可以选择合适的地点建造海水淡化厂来生产淡水。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生活和生产废水(污水)量大。

37.(18分)

(1)(8分)

分布不均。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最为集中。西北的省总部数量少。

(二)(10分)

比如说。

优势条件。(注:上述提及的优势应与引用的城市或地区一致,包括地理特征、经济水平、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信息交流、科技水平、交通等方面。)

38.(26分)

(1)人大代表行使议案建议权,使科技进步法的修改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愿,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制定和完善科技进步法,为我国科技进步提供法律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了科技进步法执法检查,行使了监督权,保障了科技进步表彰的实施。

(二)有利于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打造自主品牌;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销售;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鼓励员工参与企业创新活动;通过奖金、股权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合作;积极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

39.(26分)

(1)妈祖文化影响了华人华侨的实践和认知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它促进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和凝聚力。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但又相对独立。妈祖文化随着社会变迁而发展,同时代代相传地保留着基本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妈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挖掘妈祖文化中蕴含的传统美德,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妈祖文化的凝聚作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力,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赋予妈祖文化新的时代内容,充分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

40.(25分)

(1)变化;从秦朝到汉武帝,功勋和能力是选官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官越来越注重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强调道德优先,同时强调能力考察。唐朝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考试制度,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加深;特定的历史背景影响着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2)德、才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培养道德操守方面的重要性;道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检查等方法培养;在选官上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的需要;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

41.(12分)

这个问题没有参考答案。

42.(10)旅游地理

从主要旅游目的地(康州、宁波、温州等城市),道路可以适中,有高速公路连接;旅游区居民收入高,私家车多,出行率高;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性好,分布集中。

43.(10)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黄土中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边坡的人工开挖破坏了边坡地形的稳定性。

暴雨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入渗容易在基岩和黄土之间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

44.(10分)环境保护

变化特征:1976-1986,湿地斑块数量明显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减少。

从1986到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

缺点:保水能力减弱;小气候恶化;植被覆盖度下降;水土流失加剧;生态平衡的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

45.(15分)

(1)旗盟是清政府为蒙古制定的一种管理制度。部落和部落联盟是草原游牧民族本身的社会政治组织。

(2)在尊重蒙古族社会传统的基础上,改造了草原的社会政治面貌;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权力,加强了清政府对草原的管理;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巩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更加巩固。

46.(15分)

(1)同:反对专制;主权属于人民;权力平衡。(3分)

不同:英美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4分)

(2)孙中山政治指导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实行“训政”,本质上是独裁,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8分)

47.(15分)

(1)边界①:德国准备发动侵略战争;苏联保护自己;苏联和德国签订了瓜分波兰的秘密协议;

边界②:苏联和德国分别入侵波兰,波兰灭亡;苏联分裂了波兰。(7分)

(2)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德国战败;战胜国决定改变欧洲边界;稳定波兰边境;带有大国政治的色彩。(8分)

48.(15分)

(1)辛亥革命前,为了向朝鲜学习,有必要借用传统文化资源,这对辛亥革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忽视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后来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新文化运动,但矫枉过正。

(2)辛亥革命是胜利了,但不彻底;民族危机越来越深;新文化运动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