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设计创作现状如何?

从“中国制造,国外设计”到“中国制造,中国设计”,这两个词的区别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家具行业不可逾越的鸿沟。多年来,中国家具企业在后续中经历了“吃土”的滋味,时至今日,“吃土”并没有结束。中国现代家具的生产必须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抄袭国外产品;第二阶段是复制工厂和生产线,学习国外家具生产技术;第三阶段是复制理念,即嫁接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借用别人的石头来垫脚。为了与世界接轨,中国必须首先尊重知识产权。可悲的是,人们未能像对待国家重点文物一样,关心和关注他们通过艰苦努力获得的自主知识产权。如果说珍贵历史文物的流失是昨天,那么自主知识产权的流失就是今天和明天。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永远受制于人。中国家具行业要做大必须解决人才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负责任的企业必须从自身做起。中国家具市场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规模小,设计雷同,品牌意识薄弱,设计团队严重不足,使得中国家具缺乏创意,模仿重复,市场低迷严重。面对激烈的竞争,今天很难再搞价格战了。很明显,大家都在争夺一碗水,即使某人实力很大,竞争格局“非同一般”,得到的也只是一碗水。如果竞争对手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其实是这些公司对市场细分不了解导致的无奈表现。真正高明的竞争战略,不是与人“合并”,而是不断扩大企业的利润区域。企业必须区分它能有效服务的、最有盈利前景的细分市场,深入挖掘潜力,精耕细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公司能否实现既定目标,取决于它的战略定位和整合战略资源的能力。引进中国自己的家具设计师是解决中国家具行业瓶颈问题的途径之一。培养自己的设计团队,强调设计、文化内涵和个性,也是中国家具行业差异化营销的必由之路。引入中国家具设计师是企业面对新的竞争形势,从战略高度构建竞争优势、重塑战略的重要举措。就是在同质化的市场中找到一个好的差异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