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赣铁路浙赣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简介
浙赣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东起浙江杭州,西至湖南株洲,途经浙江、江西、湖南三省。既有线全长942.648km,满足双层集装箱的通行条件,实现行车和调车作业的远程集中控制,是第一条提速至200km/h客货共线的电气化铁路。
主要工程量:已完成路基土石方7764万m3;22座特大桥;大桥52座,中桥85座;隧道34座,长23046米;正线铺轨1103km,站线铺轨141km,道岔铺设1243组;新建10通信站、66个数字调度系统、60个无线列车调度系统;浙赣铁路新建59个车站计算机联锁及CTC工程:新建10kV配电站20座;架设接触网2952公里。
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一级;
主线数量:双线;
限制坡度:保持现有的7.20%。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200km/h路段3500m,困难情况2800m,个别情况2200m
牵引类型:电力;
机车类型:客运六轴车、货运八轴车;
牵引质量:4000t;
到发线有效长度:850米;
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建筑净空:满足双层集装箱的运行条件;
浙赣铁路是中国“四纵四横”中南部的重要“一横”,连接中国最重要的铁路干线京广、京九。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后,浙赣铁路运输能力大幅提高,牵引质量可由改造前的3500t提高到4500t;并行操作图的能力可以提高到210对。成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重要经济纽带,缩短了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时空距离,促进了浙、赣、湘三省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便了沿线人民的生活,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新技术的应用和科技创新
浙赣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进行了多项创新,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轨道工程:在国内首次开展简支梁桥上铺设无缝道岔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在国内首次在时速200km/h客货共线简支梁桥上成功铺设无缝道岔。(2)路基工程:铁路路基按结构设计施工,严格选择路基填料,采用承载力和孔隙率双重控制指标控制路基填筑质量。(3)桥梁工程:抚河大桥19孔40m双线单箱单室斜腹箱梁采用分段预制,移动模架拼装,是我国最早建成的40m双线箱梁。李大元大桥为第一座52m+112m+64m双线不对称结构曲线连续梁。(4)隧道工程:尚进等隧道满足开启双层集装箱和设置救援通道的特殊需要,最大开挖断面面积达到172.18m2,是目前国内修建的最大铁路隧道。(5)通信工程:450MHz光纤直放站在昌大繁荣铁路干线上首次使用成功。(6)信号工程:首次在200km/h的客货共线长而繁忙的干线上采用CTC系统;采用了首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TCS 2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7)电气化工程:首次大规模采用220kV电压等级供电,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首次采用自主研发的220kV三相Vv接线牵引变压器。采用国际先进的计算机仿真软件,结合接触网的技术参数,确定接触网悬挂方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8)该线按照“绿色通道、环保、人性化”的理念,采用了多种先进的生物防护新技术、新工艺,增加了植被覆盖率,一次性建成了国内最长的绿色走廊。
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后,浙赣铁路运输能力大幅提高,牵引质量由3500t提高到4500t;并行操作图的能力可以提高到210对。浙赣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是我国东部铁路现代化的标志性工程,对我国既有铁路提速改造具有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为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项目获奖
铁道部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2007年铁道部工程设计一等奖,2007年府河复线桥机车质量工程一等奖,2007年义乌新客站机车质量工程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