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名牌农业八大法则。
农产品品牌战略创建的第一步是发现、发掘、抢占公共资源,包括原产地资源、品类资源,“据为己有”。即产地和品类资源将“企业化”,脱离产地,高于产地,占领品类,品牌化自己的品牌,做产地和品类的代表。
这些资源是打造农产品品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这是和做工业品品牌最大的区别。
规则2:通过快速取胜成为老板。
要做品牌,就要做第一品牌。如果你不是老板,那就找一个可以做老板的行业或者品类市场。
一个行业一个品类只能有一个老板,老板的资源越来越少。企业家要有责任感和紧迫感。做老板就是以品牌占领一席之地,以传播为王!
法则三:用文化塑造来推广品牌。
饮食承载文化,文化影响饮食。
农产品从田间来到厨房餐桌。要想卖得更多、更贵、更持久,就必须依靠文化的力量为自己的品牌增值。因此,必须发掘、创造、提炼和传播与食品相关的文化价值,以创建品牌。
与农产品相关的文化资源包括:消费者的认知、消费习惯、饮食习惯,如饮食观念、饮食习惯、尝味方法,如南甜北咸、中辣中酸,以及人文历史资源,如产品传说、名人故事等。
规则4:内部质量的差异化和外部化
如何处理高度同质化的产品?把内在品质差异化,外化!
第一,从育种和品种改良的方式上,做出不同的产品。
有些特产品种会有独特的外在差异,这也是这类地域特产备受消费者追捧,甚至谈之色变的原因之一。营销人员要善于将这些产品的独特差异与品牌联系起来,使之成为自己品牌的特色,像logo标签一样成为消费者识别这个品牌的依据。
从中国引进了同样的猕猴桃,对原有的酸味的绿色猕猴桃进行了改良,引进了甜味的黄色猕猴桃新品种。2012猕猴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8%,远超猕猴桃之乡中国的出口量。
二是挖掘精品和品牌的差异化价值,并进行突出和传播。
农产品市场是天然的高度同质化市场,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高度同质化”问题。如果产品本身的现成差异化不足,那么就要努力创造产品和品牌价值的差异。
盛产大桃的北京平谷,深挖桃子吉祥长寿的寓意,通过并不复杂的工艺,让桃子长成长寿的模样,售价高达100元。
规则5:外在形象的质量和差异化
人靠衣装,金靠佛靠金。
要尽量让产品和品牌在外在形象上表现出差异性,用外在形象来凸显和提升内在价值,也就是内在品质的外化,品质和外在形象的差异化,这就是品牌和产品形象的塑造。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品牌识别符号的创造性创建
2.选择合适的品牌代言人,做合适的广告。
3.好的包装显示出价值和与众不同。
4.用新的工业模式创造差异,用终端设计创造形象。
规则6:创建领先或独特的标准来引领行业。
这里有两种标准。一个标准是国家标准体系,一个是消费者评价标准。
在一个品类或行业中,创造一个领先的或独特的品类或行业标准,引领行业乃至指导国家标准的形成,占得先机,使竞争对手成为跟随者和模仿者,或者为消费者制定一个评判产品的“主观”标准,从而为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提供依据,这就是有效规则。
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产权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技术标准比技术本身更重要,消费者心目中的标准比实际标准更重要。有了标准,你就有了话语权、主动权和更强的竞争力。
如果你是创新者,请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创造性地创造一个独特的标准,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个标准,让标准在消费者心中。
规则七:混合创新
很多涉农企业第一次进入竞争激烈的现代市场,第一次做品牌。他们有的营销理念和模式已经过时,有的完全从零开始,没有成熟的模式和经验,所以特别需要混合创新。
混合创新是指对其他行业的优秀理念、资源、技术、模式、方法进行大胆的借鉴、叠加、互补和整合,从而诞生全新的行业、品类(产品)或营销思路,获得竞争优势,实现突破。
两种类型的混合创新:
第一种是不同行业之间的互动、借鉴、合作。比如獐子岛海参可以通过高端酒渠道共赢,比如骏派有机鱼与酒店合作,实行原创垄断政策。
另一类是整合不同行业的营销元素,改善产品或其他营销元素的DNA,使其发生变异,产生(1+1)n的几何倍增效应,从而产生巨大的营销能量。比如雅克V9和果维康VC含片,食品功能化和功能食品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叉突变后的产物与原来有很大不同,表现出更强的显性基因;比如哈根达斯入乡随俗,创造了“月饼冰淇淋”;比如湛江国联水产,借鉴速冻水饺的经验,邀请名厨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款即食“水煮虾”。不知道怎么做或者没时间去厨房的人,只要把“水煮虾”煮上5分钟,就能享受到五星级大厨的美味。
法则八:深加工让产品完全不一样。
农产品市场天然高度同质化,普通产品的价值和附加值较低。越是新鲜的食物,同质化越严重。常规思维认为,这类产品唯一能投入市场的就是价格。结果谁也卖不出好价钱。
怎么办?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改变产品原有的形态,大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让原有的相同产品完全不一样。
农产品品牌化的难度与加工深度成反比,即随着加工的深入,品牌化的难度逐渐降低,反之亦然。鲜肉品牌化很难,但是把鲜肉深加工成火腿肠品牌化相对容易。同样,新鲜蔬菜和水果的品牌化也非常困难。
经过深加工,果蔬罐头和水果片的品牌化相对容易。的确,火腿肠的品牌早于冷鲜肉,蔬菜水果罐头的品牌出现的很早。
深加工是产品差异化和增值的魔术师。深加工可以大大增加农产品的便利性、卫生性、储运性,这些附加值产品在消费者的需求中找到了立足点。
1斤鲜辣椒价格约为1.2元;晒干后制成干辣椒,收购价每公斤5元左右;1斤干辣椒做成辣椒酱最高市场价也不过10元左右。同样的辣椒换成深加工方法,得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新答案:1公斤干辣椒可以提取40克辣椒红色素、10克辣椒素和60克辣椒籽油,还可以提取辣椒素,剩下的辣椒渣和籽渣可以作为饲料出售。这样1斤干辣椒可以加到35元,是干辣椒价值的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