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储能装置的能耗是多少?
中国储能网讯:今年4月,青岛地铁在青岛地铁3号线万年泉路站安装并投入使用了轨道交通行业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飞轮储能装置。经过不断升级优化测试,设备日均节电已达1600 kWh,超过预期值16.8%!
围绕“打造国际一流绿色地铁,节电30%,减碳40%”的目标,青岛地铁于今年4月在青岛地铁3号线万年泉路站安装并投入使用了轨道交通行业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飞轮储能装置。飞轮储能属于物理储能,采用磁悬浮技术,飞轮转子在没有风阻的真空室内运行。飞轮储能装置安装在轨道交通牵引变电所内。当火车停下来时,飞轮吸收能量,将电能转化为动能,转速高达每分钟20000转。当列车出站加速时,飞轮释放能量,将动能转化为电能,为列车释放能量,节能稳压效果极佳。
作为国内轨道交通行业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兆瓦飞轮储能装置,具有高功率密度、高节能率、高可靠性、长寿命、环保、安全系数高等诸多优点。在网络测试过程中,飞轮储能装置与3号线列车运行模式不断磨合,其动能与电能转换、能量吸收与释放都找到了符合列车运行实际供电需求规律的最佳契合点。观测表明,飞轮装置可以通过毫秒级的响应速度有效稳定供电系统,既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又减少了电网电压过大对电动客车相关设备的冲击。
据了解,轨道交通列车制动产生的能量可达牵引系统能耗的20%-40%左右,飞轮储能装置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能量,可显著降低轨道交通运营能耗。经过不断升级优化测试,飞轮储能装置与3号线列车运行方式的匹配度稳步提升,设备节能效率不断上升,日均节电达1.600kWh,超过预期值1.6。
未来,青岛地铁将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战略,全面协调取消车载制动电阻后地铁制动吸能需求与飞轮储能装置容量设置的匹配,实现行车安全和投资效益的双重优势,在全网推广万年泉路站飞轮储能装置的成功经验。其高效节电模式和网络压力波动抑制功能,必将推动青岛地铁乃至整个轨道交通行业的绿色转型发展,助力“双碳”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