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国家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位于郑州市,占地8.7 hm2;研究和中试车间总面积达2.4 hm2,固定资产达到5111万元;中心现有仪器设备500余台,设备总值2635万元;中心资产总额逾亿元,是我国非金属矿行业的骨干科研队伍之一。中心积极地、用不断创新的科技成果为非金属矿行业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
中心的研究方向是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以非金属矿合理利用及其深加工为主导。组建以来完成科技成果300 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专利金奖等奖励多项。1996年被国家经贸委授予“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单位”称号。
中心现有固定人员148人,其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38人,中级技术人员32人,初级技术人员29人。这是一支国内一流的多学科、多专业密切配合的非金属矿综合利用研究开发队伍。这支队伍集中了全国400多个矿区的试验研究经验,为工程化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
中心的中试车间包括选矿、化工、冶金、粉体制备、表面改性、机械等,是当前国内最重要和最完备的矿物加工试验基地之一,其配套适用的工程化设施、先进齐全的试验测试手段、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工程中心的运行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中心实行开放、流动机制,可接纳国内外同行来中心进行工程化试验和合作开发研究。中心可提供科研—工程化试验—设计建厂—现场调试配套服务。近10年非金属矿的研究项目有百余项,涵盖红柱石、蓝晶石、夕线石、高岭土、石墨、膨润土、硅灰石、云母、长石、石英、凹凸棒粘土、萤石、珍珠岩、海泡石、沸石、金红石、水镁石以及蛭石等数十个矿种,技术辐射面达到23个省(区) 100多家企业。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增强了“中心”的科研实力,培养了人才,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非金属矿产的高效利用。
地址:郑州市陇海西路328号 邮编:450006
电话:0371-68617811,68632043(业务) 0371-68632041(所办)
邮箱:zzskjc@163.com 网址:www.imu.ac.cn
负责人:冯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