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雪兰多大学推荐张五常的书《橘子人的话》?
雪兰多大学推荐的书:张五常的《奥兰治曼的话》。
作者简介
张五常教授。
1935出生于香港,1982起任香港大学教授、经济金融学院院长。65438-0959年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系,后攻读硕士和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博士学位。他当选为美国西部经济协会主席,是第一个获得这一职位的美国以外的学者。1969年,他的博士论文《佃农理论——以中国农业和台湾省土地改革为例》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轰动。1991作为唯一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受邀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A
实践自己理论的经济学家。
(前言)作者:金冠涛
虽然我早就听说过教授,但在我的印象中,张先生只是众多海外著名学者中的一位,我对他的印象并不深。我遇见张五常教授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
去年冬天,我和刘庆峰碰巧去参观宾夕法尼亚大学。有一天,我惊讶地发现,刘庆峰整天拿着一本经济学书,这是我们结婚17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我们从来没有读过广泛的书籍,但我知道有两门学科她从来不读,一门是哲学,一门是经济学。我和她在历史、社会学理论、文化、科学史、文学艺术等方面兴趣相投,但一涉及到经济理论,她立刻就充满了困惑。
一部理论著作:能引起外行人的兴趣,特别是能让不懂学科的读者拿着这本书看几天,这本身就说明这本书有着不一般的魅力。刘庆峰读的是张五常先生的“奥兰治曼的话”。在她的极力推荐下,我也一口气看完了整本书。果然不同凡响,我有一种奇怪的阅读体验。从青年时代起,我就经常阅读经济学理论著作,特别喜欢从经济学大师的思想中汲取营养。在所有经济学著作中,有两本书给我印象最深。一部是萨缪尔森的教科书《经济学》,风靡全球。那时候我才二十多岁。萨缪尔森清晰简洁的逻辑体系震撼了我,让我体会到了与马克思《资本论》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我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符合现代科学规范的经济学。第二本书是《奥兰治曼的话》。当我读到它的时候,我已经进入了不惑之年。在此之前,我读过很多经济学名著。为什么这本简写本甚至纯学术的书会引起我极大的兴趣?
也许正是这本书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平凡而深刻的道理。张五常教授是研究产权理论的著名学者。他和读者聊起养牡蛎的灵感,从庇古开始讨论铁路两边地价的争论,转到历代修建灯塔遇到的收费问题。他用这些历史上发生的或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各种案例向读者展示了产权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当代进展。在我看来,案例分析一直是社会科学理论的温床。迄今为止,人类所知的任何社会科学理论都是基于某种历史或现实案例的启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当然可以用过去、现在、未来鲜活的案例来论证。当然,这需要一个理论家具有渊博的知识,对理论深刻的洞察力和非凡的技巧。通过这些案例,读者不仅学到了理论,还知道理论家为什么要这样提问,甚至对理论的发展方向有所期待。也许这就是张五常教授这本书的意义。
B
众所周知,这本书的主题——产权——是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的关键。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意识到,中国经济改革遇到的困难和未来的走向,都集中在一个很普通、很基础的问题上:产权。因此,产权理论对改革的实践和理论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渴望年轻一代学者为之建言献策。我相信基督教青年会将从张五常先生的书中得到启发:模仿经济学大师,从真实案例中理解和提炼理论。如果一本书能激励后继者从事理论创作,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作者感到欣慰呢?
读了教授的书后,我和给张教授写了一封信,我们彼此认识了。今年夏天,我们应教授的邀请到港大访问了一个月,但与张教授的会面是他今年9月来京做讲座。与他的短暂交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果然,张老师坦率真诚,对中国的改革充满乐观,在讨论中经常发表热情而精辟的意见。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张先生把他的散文集叫做“奥兰治们的话”。正如他在文章中所说,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为了验证价格背离理论是否正确,他在新年期间亲自去市场卖了几次橘子。在西方,经济学家既是商业专家又是财务管理专家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即使在当今世界,一个人从实践中去实践,去体会自己的理论,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尤其是对于一直有君子动口不动手传统的中国。在我眼前,无疑是一个新的学者形象:一个真诚践行自己理论和信念的经济学家。
1987 165438+10月3日中关村。
新橙卖家的话简介?
这本书收集了张五常的60多篇文章,从观察现象开始,然后引入理论或假设来解释它们。它沿袭了“奥兰治们的话”的风格,用简单的经济学理论和概念解释看似复杂的世界。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精辟的语言,讨论了国际贸易、农民、土地使用以及假冒伪劣和倒票等其他日常现象。文章通俗易懂,生动实用,是实用经济学的完美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