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用科学技术改善环境保护?
目前,中国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源在于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严格执行产业政策,淘汰能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工艺、设备和产品,提高生产工艺的科技含量,促进工艺设备和产品的升级换代。要求在项目建设中,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先评估,后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机构中的比重,提高其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此外,要改善现有能源结构,加大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科技支撑,研究降低能耗的新技术、新材料。加快电力建设,提高煤炭转化为电能的比例。发展大机组,淘汰改造中低压机组节能降耗,逐步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加快水电、核电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和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大环保科技投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
加大环保科技投入,提升环保科研院所基础能力。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技术和产品研发投入,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护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建立先进的监测预警系统和完备的执法监管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环境保护的支撑能力。?要使技术创新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围绕国家确定的科技研究重点领域和专项,加强研发和技术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尽快解决制约环保工作发展的“瓶颈”技术问题;必须依靠科学决策、环保标准规范、绿色技术引导。
(三)推进技术研究和创新,大力发展环境科学技术,在防治环境污染过程中全方位应用。
目前,环境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许多环境问题的解决更多地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日益增多,手段和方法不断创新,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内涵不断丰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科学技术主要包括:废物回收、水净化、污水处理、环境校正和烟气处理?、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其目的是通过使用这些技术来节能减排。
总之,发展环境科学技术已成为控制环境污染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为了充分实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改变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通过发展环境科技,把科技发展纳入环境保护的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