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是中欧建交周年。

30周年。

一、中欧关系进入最佳时期的始末

中欧关系源远流长,双方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在国际政治上,都追求独立自主,抵制他国控制,经济上互补性强,成为两国关系整体顺利发展的三大基本因素。上世纪70年代,中国与欧洲经济实体(欧盟前身)建交,正式承认并积极支持欧洲国家赖以发展的欧洲一体化组织。自此,中欧关系获得了更强的动力和坚实的基础。中国与欧盟和欧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为中欧关系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利机遇和广阔空间。首先,中国和欧洲都很好地利用了和平与发展成为形势主流的机遇,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努力加快自身发展,成为世界上崛起最快的两支有生力量。两种力量不仅相互仰慕、相互吸引,更重要的是双方都视对方的发展符合自己的利益,并给予相应的支持。欧洲欢迎中国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认为这一政策取向导致的中国社会的演变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建设性作用符合欧洲的愿望,有利于实现欧洲对国际局势的愿景。中国由衷赞赏欧洲一体化的进展,认为在冷战后唯一超级大国横行的形势下,欧洲力量的崛起有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从而推动各种国际问题得到更加公正合理的解决。中国也看到,欧洲愿意帮助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有效的全方位合作伙伴,欧洲的发展将使中国受益。第二,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向国际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随着自身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长,中欧对全球事务的责任越来越重,对重大国际问题的了解也越来越广泛。它们之间加强磋商与合作,极大地增加了共同努力促进地区和全球稳定与发展的需求。

在上述因素的推动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欧关系经历了两次明显的上升。第一次是在前几年发布的几个对华政策文件的基础上,欧盟于7月1998批准了一份题为《与中国构建全面伙伴关系》的报告,中国外交部随即发表声明。提议与欧盟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和建设性的伙伴关系”。双方高层关系的明确定位,表明了双方将良好关系长期化、机制化的决心。此后,中欧双方在各自外交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建立了年度首脑会晤制度,加强了各层次、各领域的对话。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全面合作与交流蓬勃发展。第二次,在新世纪之初,由于双方在新的长期政策指导下不断扩大和深化合作与交流,增进了相互了解和信任,使各自的重大利益进一步趋同,发展稳定、长期合作关系的愿望更加强烈。这种关系的战略性自然就显现出来了。在2003年底举行的第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中,双方再次将双边关系提升到“全面战略伙伴”的地位,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决定。中欧双方一致评价,双边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第二,中欧关系最佳时期的特征

温总理访问欧盟总部后,双方发表的联合新闻稿用“快速发展、不断深化、充满活力”来形容当前的中欧关系。这是对中欧关系最好时期的诠释。这一时期双方关系的特点是:(1)政治互信、理解和发展关系的热情达到新的高度。在一系列涉及国际安全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上,中欧的观点和主张进一步趋同或接近。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已经延伸到中国与越来越多欧盟成员国的双边关系中。除了一年一度的中欧领导人会晤等多边机制外,中国与欧盟国家之间还建立了“对话论坛”和“政府委员会”等双边对话机制。政治对话更加深入和现实。政治关系更加密切和升级。双方的磋商和对话对国际局势走向的影响更为重要。(2)经贸关系突飞猛进。去年年底,贸易额达到6543.8+020多亿美元,比中国和欧盟刚建交时翻了几番。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双方将在短时间内成为最大的贸易伙伴。主要经济利益的日益融合大大加强。(三)除经贸关系外,合作交流更加广泛,在环保、就业、区域发展、行政管理、知识产权、海关、打击非法移民等无数多方面项目上的合作,使双方在关系各自发展的关键领域走到了一起。进一步加强科技合作和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已成为中欧关系未来发展的新的制高点。近年来,中欧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项目日益增多。中国和欧洲在卫星定位系统的“伽利略合作计划”及其合作上已经发展成为高科技领域。《旅游目的地国地位备忘录》和中欧旅游的新发展都是这方面的显著成就。(4)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中欧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分歧,在政治经济领域也存在利益矛盾。但是,由于互信的加强和长期交往中经验的积累,中欧比过去更加注重以冷静和耐心的方式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

当然,为了保持和发展最好的关系,中欧双方都需要继续探索和创造新的合作项目和方式,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消除合作障碍。其中,加强人员交流,增进相互信任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合作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不可否认,欧洲一些政治势力和媒体对中国仍存在误解甚至偏见。这是中欧关系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消极因素。双方在未来关系发展中面临的重要任务是使中欧友好合作更加深入人心,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和更普遍的群众基础。

第三,中欧关系前景广阔。

中欧关系的最好时期并不意味着双边关系发展空间的终结。相反,双边关系仍有广阔的改善空间。首先,严峻的国际形势将长期保持甚至增强中欧加强磋商与合作的动力。在国际社会面临诸多严峻考验之际,由于诸多因素,美国的新保守主义思潮对其外交决策影响巨大,随之而来的单边主义政策可能是一个持久的历史现象。它将不断影响国际关系的正常化,干扰国际社会应对挑战的有效合作。中欧倡导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在上述情况下将更加突出,成为更有效地将双方粘合在一起的胶水。其次,双方都处于自身发展的重要阶段,互助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完成了史无前例的扩大后,欧盟面临许多困难,决心深化内部改革,整合内部关系,以保持扩大后的一体化。在这个重要的历史关头,作为一个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大国,中国在政治、外交和经济关系上全力支持欧洲一体化,对欧盟来说自然是非常宝贵的。会让它特别重视中欧关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中,中国正在努力利用并努力延长国际战略机遇期。发展对欧关系有助于维护全球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从而有助于实现其战略目标。因此,发展对欧关系成为中国外交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

在谈到中欧关系时,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志同道合者,山海不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谋求独立自主的共同愿望,使万里之遥的中国与欧洲结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展日益密切的合作。中欧关系有着深厚持久的动力和发展空间,未来前景十分广阔。它们将在新世纪初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发挥建设性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