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各国科学家都要求中国闭眼?

位于贵州省的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台直径500多米、信号面积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射电望远镜,凭借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中国的一张国家名片,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世界上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远超享誉世界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十倍,是中国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与意志的典型代表。从南院士于1994年构思,到2016年建成投入使用,已经过去了22年。南院士也为这个代表民族精神和尖端科技的浩大工程奉献了一生,并深刻阐释了它是什么。拼尽全力去死?知道什么叫做,让人深有感触?大国工匠?用什么?国士无双?。

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取得了许多成果。在2016到2019的短短三年时间里,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望远镜已经发现了超过130颗高质量脉冲星,其中包括一些一直对外星生命可能性深感好奇的天体,其中90多颗是天眼望远镜新发现的。这意味着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望远镜可能成为第一台接收外星信号、发现外星生命的射电望远镜。然而,就是这样一台天文望远镜,对人类意义重大。然而,一些国家的科学家却要求我国关闭天眼望远镜,放上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所谓的可能侵犯外星文明,给地球带来灾难的言论。其实这些猜测都是无稽之谈,其关闭我国天眼望远镜的真实意图是别有用心的。我们先从天眼对人类和我们国家的作用这两个方面来解释一下。

首先,对于人类来说,天眼具有以下科研功能:有能力将中性氢的观测扩展到宇宙边缘,重现宇宙早期影像。一年可以发现上千颗脉冲星,建立脉冲星计时阵列,参与未来脉冲星自主导航和引力波探测。引领国际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络获取天体超精细结构。开展高分辨率微波巡逻,探测微弱空间信号。参与寻找地外文明。参与子午链项目,提高非相干散射雷达双机系统性能。将深空通信能力扩展到太阳系外行星,卫星数据接收能力将提高100倍。面对这些能对人类科学文明探索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科学设施,科学家们怎么能强烈拒绝呢?唯一的一点是,一些国家看中了这背后的其他用途,想象出了所谓的威胁,被所谓的科学家在掩护下封闭了。

在军事上,天眼望远镜确实发挥了作用。比如现在各国军队都很重视的反隐身技术就能发挥作用,因为反隐身手段之一就是利用地面手段探测隐身战机,利用部署在地面的雷达设施。这些设施可以扫描天空,灵敏度很高。比如高精度射电望远镜就可以承担这个任务,这也是其他国家想关停的一个真实原因。可以参考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互建射电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