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土地属于谁?为什么80%的农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人民可以创造它,但他们不能让它为人所知。——《论语泰伯》

为什么80%的农民回答不了农村土地的归属问题?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论语》里的这句话。尽管历代对孔子的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但这里还是采用最广为人知的意思:让人民按照政府告诉他们的去做,没有必要告诉他们为什么。如何从80%不知道土地所有权的农民那里得到《论语》中的这句话,请看我一一分解。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农村教育水平低。

我国农村土地属于谁的正确答案是,农村土地除了法律规定属于国家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

城市居民不理解这个问题,因为他们远离农村,土地与他们无关。农村土地权属问题,不过是他们高考时在遥远的夏天用过或者没用过的一个考点。他们不知道或不关心是可以原谅的。

那为什么80%有相关利益的农村居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这是因为教育水平吗?事实并非如此。

国家统计局于2011年10月0时对全国1%的人口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调查的样本量为21,31,000人,占中国总人口的1.5%。

调查结果显示,具有大专学历的人口为654.38+070.93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学历的人口为21084万人;初中文化程度人口48942万人;受过初等教育的人口为33453万人。

这说明小学以上学历人口约为654.38+0.2亿,初中以上学历人口约为8.7亿。15岁及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只有4%左右。

为什么80%的农民都答不出一个关系到利益、只有初中水平的考试知识点?显然不能用教育程度来笼统解释。

为什么农村老年人比年轻人更了解土地所有权?

这个更不寻常的细节为我们找到问题的原因提供了线索。调查显示,年轻人对土地权利的认识更不明确。?30岁以下的农民中,45.7%的人认为“农村土地属于国家”。50岁以上的农民只有35.8%持这种认识。

由于我国各项事业基础薄弱,教育领域有一个明显的规律就是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比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更了解土地所有权,这也进一步证实了80%的农民不知道正确答案的主要原因不是受教育程度。

作为一个问题,一个知识点,如果不是在课堂和书本上获得的,就必须通过其他渠道获得。50岁以上的农民是通过政府宣传和亲身经历才知道这个常识的。

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55年秋开始的高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民土地私有制改为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改为集体统一所有制。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村民签订了生死状,拉开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序幕。从此,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仍属于集体,而经营权则由集体经济组织转包给农户自主经营。

这些重大事件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从未经历过的,而老年人虽然可能没有在课本上学到这些知识,但他们在记忆中留下了自己经历过的历史,在心中留下了自己宣传过的口号。

后面的开发过程大家都很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发展的触角伸向越来越多的农村。无数肥沃的农田变成了新城区和卫星城,各种力量都瞄准了农村的土地。从此,无数悲喜交加的中国故事在广大农村上演。

真正的原因是政府“民可制,不可传”的阴暗心理

当农村土地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资产,老百姓可以放任不管,不知道的想法已经被各级政府悄然推行。

他们挨家挨户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利益。他们不遗余力地教育农民禁止焚烧秸秆,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利益。但是他们没有动力把农村的土地挨家挨户推广,土地属于村民集体所有,这也关系到他们的利益。

他们不仅不愿意宣传农村土地所有权,也不愿意宣传普法权利。他们会把不守规矩的上访者收回来,切断农村与外界的联系,封锁媒体记者的采访,把各种坏账锁在柜子里,把各种政策宣传收入文件夹。

我们来看一个“民可使,而不可使人知”的生动案例和严重后果。

公元前209年秋,秦朝招募左贫驻军渔阳。陈胜、等900余名守军因暴雨被困祁县大泽乡。“如果失去了时间,法律就会被削减。”。按照秦朝的法律,错过了到达渔阳的日期,这些驻军全部斩首。于是陈胜和光武砍柴为兵,举起大旗,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1975年间,湖北省云梦县一个叫睡虎地的地方出土了一批秦代竹简,整理出600多条秦代法律条文。其中《长生律》记载:“帝制中国,不可征,不可为也。逾期三到五天;六天到十天,一盾;十天之后,你会得到一件盔甲。水雨,除兴。”

《睡虎地》秦简证明了秦朝的法律规定:朝廷征人守边,违令罚两双甲;耽误三到五天,训斥批评;拖延六至十天,罚款一盾;延误十天以上,一副盔甲罚款。如遇暴雨洪水,我们无法到达目的地,因此我们免于此项服务。

可以说秦律中的法规是公正严明的,而不是暴政和酷刑。但为什么《史记》中记载陈胜的队伍“失其时,法被伐”?有人说这是司马迁造谣,陈胜欺骗了九百守军将士。这种说法实在可笑。盛欺骗了900个穷人和整个世界?如果人间不患秦久,为何“一人有难七庙毁,身死?”

秦二世抛弃了“秦法”作为我们的鞋,“用法有益而深刻”。秦朝各级官员加码,欺上瞒下,秦律的好规定落实到了底层。当他们落到陈升的团队身上,就成了“不守法”。

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有上演,甚至在农业税废除之前,就可以发生在一个中央政策下相邻两镇征收的农业税相差甚远,人民群众对中央政策的知情权被基层政府孤立和垄断的闹剧中,更别说指望这些基层公务员积极普及和宣传国家法律法规了。

这就是为什么80%的农民不知道中国农村的土地属于谁的原因。2016中央再次明确,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希望这一次,基层政府能够广泛宣传政策,切实维护农民权益,防止80%的农民不知道土地所有权的不正常现象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