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空间讲座的思考(10篇)

第三届太空讲座2022点评(10篇)

航天工程在贫穷的基础上艰苦奋斗,在反复试验中奋进,在精益求精的条件下追求卓越,敢于突破困难,开拓创新。我为你整理了第三次太空演讲的评论。希望你喜欢!

第三次太空授课反思1神舟十四号这次有很多“亮点”:相比神舟十二号在太空停留三个月,这次是半年,三名航天员将在太空过春节。在地球上,我们将第一次收到来自太空的春节问候;这是中国首次有女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成为中国首位进行舱外活动的女航天员。这一次,空间站将首次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进行径向对接;这次载人任务将进行2 ~ 3次出舱活动等等。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四号,从2003年开始,杨利伟作为中国首位航天员,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飞天梦想。截至目前,中国已有12人去过太空,中国航天事业正在大踏步前进。空间站建设的宏伟工程将会一步一步有序完成,我们坚信未来会顺利进行;关系到人类和平与进步的航天梦,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一定会成为现实,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兴奋的背后,更多的是冷静。几十年的航天事业背后,是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我们经历了国家的奋斗,也在日常生活的变化中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的飞速进步。

未来,我们还将见证神舟十五号和神舟十六号的发射。每一个见证都坚定了人们对国家和未来的信心。科技实力越来越强是不争的事实。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而不仅仅是错觉。所以,这不仅仅是中国航天人一代又一代接力圆梦的故事,更是人民更加自信、国家更加强大、民族更加希望的故事。

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回顾过去,越是回顾历史,就越能理解现在。越往后看,越珍惜。我们会不断回顾中国科技事业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在这些标志性事件中寻找民族前进的动力。那些瞬间,因为回忆变成了永恒。

对第三次航天讲座2的思考2022年6月5日,10: 44,中国神舟十四号载人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三位太空英雄、刘洋和蔡即将开始为期六个月的“任务”。他们的任务是在任务期间建立一个国家空间实验室-基于天河核心模块,烛台实验模块和梦想实验模块。

出征仪式伴随着《歌唱祖国》这首歌,、刘洋、蔡三位航天员以巨大的勇气和昂扬的精神向我们走来,向全国人民挥手致意。

陈东说,神舟十四号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设的关键,任务更重,问题更多,挑战更大。但我坚信,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有全体科研人员的保驾护航,有科学扎实的训练准备,我们一定会满怀信心、满腔热血、满分完成使命。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我已经准备好为了祖国上太空了。

刘洋说:我叫刘洋,是中国第一位进行太空飞行的女航天员。太空飞行是一个非常高的阶段。杨利伟代表中国宇航员的第一次旅行让我兴奋不已,并开启了我的飞行梦。2012年6月,我代表中国女性出征太空,当时无比的开心和激动。离开天宫一号的时候,我给了她一个庄严的军礼,坚定地告诉自己,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回来的。十年后,带着祖国和人民的期待,我们再次梦想太空,依然很幸福。心中永远有山海,眼中永远有星辰。我将永远保持初心,一次又一次在太空书写祖国的辉煌。这次任务和神舟九号任务完全不同,它的整个系统更复杂,停留时间也更长。

蔡说,作为同批进入航天员队伍的战友,我们朝夕相处,并肩战斗。* * *经历了12年的学习和训练,特别是入选飞行机组后,我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如今,我们在技术、心理和身体上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永远是使命、责任和荣誉的统一体。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坚决完成任务,不辜负伟大的新时代,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就航天事业而言,绝对不能马虎,必须百分百。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我感觉祖国无比强大,祖国万岁!“信心满满,热血满满,期待满分。”“心中有山海,眼中有星辰”。向航天员致敬,我们等待你们的凯旋!

第三次航天讲座反思第三篇“神之箭”在弦,再求苍穹。自古以来,人类就向往探索宇宙。嫦娥奔月,补天,夸父一天天地在探索宇宙...古老的传说是中国人朴素的向往,却印证了中华民族丰富的联想和智慧。回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中国航天人怀着航天报国的雄心,不懈努力,开拓进取,取得了载人航天飞机、航天员出舱、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这一次“飞跃”,将不断指引我们“破万里之天,瞄准星辰大海”,彰显了自力更生、不甘被航天人抛下的进取精神,凝聚了中华儿女的殷切期望,凝聚了航天人夜以继日的艰苦攻关,凝聚了国家和民族追求科技进步的澎湃力量。

自力更生,克服困难。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对于加强我国经济建设、提升国际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是一个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国创造”突破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了中国航天技术的伟大飞跃,成为中国深化科技创新的生动缩影。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离不开中国* * *生产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航天科技工作者的默默努力,离不开亿万中国人民的自强自立和不断奋斗。

自强不息,勇攀高峰。放眼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发展版图,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各国都把增强综合国力作为发展战略部署的首要目标,其核心是发展科学技术,而航天技术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载人航天是世界上极具挑战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覆盖面广,影响深,应用场景之丰富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中华儿女将以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精神,打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必将再创辉煌。中国航天事业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得益于得天独厚的体制优势,无数航天人不懈努力,前赴后继,取得了今天的航天科技成就。

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科技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自主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航天技术的发展。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自主创新”见证了航天技术几十年的发展,实现了重大跨越,牢牢掌握了航天技术的主动权,帮助中国跻身世界科技发展前列,推动中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无论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需要航天技术的助力。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才能在克服困难中不断追求卓越,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远近相识,万里尚为邻。天河漫漫,纵使太空遥不可及,浩瀚星空永远是地球不可替代的邻居,探索永无止境。这是一件令人兴奋的石雕。三位航天员,带着654.38+0.4亿中国人民的真诚和勇气,质疑银河系,直飞苍穹,不负众望。这意味着世界航天事业发展达到新的里程碑,为和平利用太空、构建人类命运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第三次太空授课后,时隔近1年,神舟载人飞船再次出征,备受关注。三名宇航员、刘洋和蔡将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由担任指令长,三名宇航员将带领探险队开始为期六个月的任务。

女航天员刘洋2012年6月执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陈东2016+08年6月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蔡于2010年5月入选中国第二批航天员。经综合评审,3人入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将成为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阶段后的第二批太空来客。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很自豪。可可托海的彩色摇篮“三号矿”,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核弹的成功研制提供了必需的稀有金属,为中国航天事业和相关尖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资金基础。况且,今天著名的“神舟”系列航天工程所用的材料,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三号坑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可托海的“三号坑矿”似乎是一个英雄矿,一个功勋矿,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它的卓越贡献。

今天的神舟十四号“战争”。对于航天员来说,最初的任务就是飞行,只有飞行和准备飞行,时刻面临着挑战。昨天出场时,陈东非常自豪地说:“有专业人士的地面支持,有我们三个人的默契配合,我们会充满信心地迎接一切挑战。广阔的空间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和中国足迹,我们期待亿万人体验我心随我们飞翔。”。

这是一种征税。据介绍,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的第X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三位航天员在轨期间完成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实验舱和梦想舱与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完成空间站内外设备和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的安装调试;进行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进行日常维护和其他相关工作。

回顾载人航天工程的历程,我感慨万千。6月5438+10月65438+2003年5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发射升空,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进行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征途漫漫,只有通过奋斗,航天精神才得以穿越历史,依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因为它始终回响着时代的脉搏。同时,航天精神是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关、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对第三次太空讲座的思考5每次看星空,我都会梦见自己穿着白色宇航服在太空行走,探索人类尚未解开的奥秘。

从“东方红”到“神舟八号”,中国航天技术迈出了一大步。从1999到2002年,中国的“神舟”一次次震撼着人们。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遨游太空。2005年,聂海胜和费的身影在广阔的空间里展示。

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发射升空,直冲云霄,“飞向月球”五千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2011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预示着中国离建设“太空家园”又近了一步。在月球上行走,在水星和火星上建造太空家园,建造大型空间站,发现更多的行星……让我们的梦想成真,这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努力。我曾经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和飞船一起探索无尽宇宙的奥秘,欣赏星系和行星的美丽景象。

现在我们努力学习,为梦想奋斗。学好各种知识,长大后成为一名真正的宇航员,探索奥秘,解开谜团,为祖国做贡献。同学们,我们一起努力吧!

第三次航天讲座的思考夜晚,一轮明月高挂在浩瀚的夜空,月光倾泻而下,给大地镀上一层明亮的银光。看着这皎洁的月亮,我不禁想起古代人们对探索这白日做梦的白月盘的向往。这颗能在黑暗中照亮一切的星球,让许多科学家为之奋斗终生,只为了解这颗离我们最近、最神秘的天体。

如今,经过人类的无限努力和奋斗,这个神秘的“百月盘”终于为世人所知,之前无法解开的谜团被充满智慧的人们揭开。

许多科学家在航天事业中洒下激情,为祖国的航天技术贡献力量。于是,中国的科学家们陆续把东方红、天宫、嫦娥、神舟等航天器送上了遥远的太空。杨利伟、费、聂海胜等优秀航天员完成了重大科研项目,为祖国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杰出的科学家和伟大的航天员,我们国家的航天科技才一直名列世界前茅,不断造福于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

看着这茫茫的星海,我想起了今年四月下旬学校组织的活动。知名专家——欧阳自远院士和沈星云船长为我们讲解太空的奥秘,让我幻想自己也能穿着宇航服,乘坐飞船踏上神秘的月球,去探索这个我每天都能见到的陌生老朋友,解开许多未解之谜,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想到这里更加坚定了我的航天梦!

下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还参观了“航天科技馆”,让我明白了:火星、金星、木星...人类还没有探索过的星球有很多,不仅仅是月球。我想探索它们,了解它们,从它们身上带来新的资源和新的能量,造福人类。

又是一个寂静的夜晚,明亮的星空。当我把目光投向头顶的星空时,不禁产生了一个耀眼的太空梦。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我能成为一名宇航员,飞上天空,飞入宇宙,看到宇宙中我们还不知道的行星。想想祖国的航天事业,那是祖国的一颗明珠!

2003年6月5438+10月65438+5月,杨利伟叔叔带着祖国和亿万人民的希望,飞上蓝天,穿越大地,进入宇宙。

今天,那个辉煌的成就已经成为历史,历史不会被忘记!当我们在课堂上听到老师讲宇航员的太空故事时,我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我有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做一名航天员!

宇宙中有许多行星,现在许多宇航员都登上了月球,发现了月球上的秘密。他们发现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如果有一天,地球真的被人类毁灭了,那么人类就可以搬到月球去住了。但是,他们也发现月球上既没有大气,也没有重力,昼夜温差还是很大的。白天最高温度可达127摄氏度,夜间最低温度可降至零下183摄氏度,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

月球上的许多秘密已经被解开,但仍有许多秘密有待发现。

一天晚上,看着明亮的星空,我想我有一天会成为一名宇航员。想象一下,我乘飞船在宇宙中看到蓝色的星球——地球,银白色的星球——月球,橙色的星球——木星,还有很多星球,上面生活着一些小生物。

我们是21世纪祖国的花朵,正在慢慢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

航天工业,祖国的明珠,作为新世纪的花朵,我们一定会托住祖国的明珠,让它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第三次太空讲座点评8从小我就对宇宙充满了无数的幻想。有时候,到了晚上,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面对深邃的宇宙,我就幻想自己是个宇航员。‘胖乎乎’的,像只大熊,想起来就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小时候听妈妈说,要想成为一名航天员,必须要有健康强壮的身体和广博的航天员知识。你要经历艰苦的训练,那是为了让你适应宇宙中没有重力的生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困惑地点点头。

因此,我对宇宙越来越感兴趣。

然后。我查阅了一些关于宇航员的资料。才知道在宇宙中生活有多难。吃就是放可以长期使用的食物,简单来说就是干粮,放在牙膏里一定要挤。睡觉的时候,睡在挂在墙上的睡袋里是很不舒服的。太空洗澡比较麻烦。宇航员应该把他们的脚放在一个固定的环里。失重状态下的水都是小水滴,容易呛到,更严重的会呛死,所以一定要戴呼吸面罩和护眼面罩。洗完后,身上的污水不会自动流下来,需要启动水泵和空气一起抽走,沾在帆布罩上的水也需要抽走。我突然一阵激动,心想:当宇航员真辛苦!我想克服许多困难,成为最好的宇航员。

现在我们来谈谈宇航服。虽然宇航服穿起来很重,但它也有很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氧气瓶。因为茫茫宇宙中没有中国式的空气。如果太空中没有氧气瓶,用不了多久就会死亡。看来这个氧气瓶极其重要!去太空是必不可少的。

我费了好大劲才把航天员从我爸嘴里取出来。

首先要检查航天服等设备,然后控制氧气浓度,给航天服充氧气,让航天员吸氧排氮。之后对气闸进行减压,使压力与太空相同,否则宇航员出舱时会受到突然的压力冲击。听了这些话,感觉好深刻。

但那时候,我一定要下定决心,努力。长大后做一名优秀的宇航员。

关于第三空间教学的思考第九篇在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有无数颗雄心勃勃的中国心。而我也有这样一颗壮志凌云的心。

每当我有烦恼的时候,我会静静地欣赏天空。这样,我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得意忘形,融入这美丽宁静的天空。至于它,它总能平复我内心的起伏,让我重新振作起来,为明天,为未来,为梦想而努力。因此,我对天空有一种独特的感觉和幻想。

仰望星空,美丽的行星悬挂在蔚蓝的天空中,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天真无邪地闪烁着,似乎让人的心灵变得空灵而纯净。天空,一直是我梦想的地方,似乎是我真正的目的地,一个可以吐露心声的地方,一个可以寄托我美好愿望和幻想的地方。我相信你已经猜到了——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宇航员。

如果我成为一名宇航员,我可以在宇宙中自由漫游,飞越美丽的行星和美丽的星云,享受神秘宇宙的无限优雅。我可以为祖国完成一些伟大的科学天文实验,探索宇宙的无限奥秘。还可以探索一些至今未解的谜团:宇宙真的是无穷无尽的吗?外星人真的存在吗?黑洞里还有另一个世界吗?这些都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更加深入地探索和了解宇宙。

举行升旗仪式时,我经常听到国歌在耳边缓缓响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学生们站在操场上向国旗致敬。我的心像红五星的熊熊烈火,点燃了报国的雄心壮志。我会比上次更加努力,向着我的梦想迈出坚定的一步,为了我的梦想勇往直前。

其实我们都是浩瀚宇宙中的小星星。我们虽然渺小,但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还是可以放射出华丽的光彩。

宇宙和星空在等着我,总有一天我会来看你,实现我的中国航天梦!

有人说,梦是红色的,因为它充满激情;有人说,梦是绿色的,因为它代表活力;有人说梦是紫色的,因为梦充满了神秘感。但如果你问我:中国的梦是什么颜色?我会这样回答:中国梦是蓝色的。

梦的蓝色像大海一样深邃汹涌。

“总有一天,我要乘着长风,冲破惊涛骇浪,扬帆直上,在深深的大海上架起一座桥。”李白的这两首诗苍劲有力,不免让我想起了对大海的向往。而中国孩子对海洋的探索从未停止。

从获得废弃的“瓦良格”号航母,到中国科技人员的改进和研究,最后到成功入列。“辽宁”号航母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我们的科技人员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我坚信,我们的努力会让这支蓝色梦之队不断壮大,让“中国航母”成为挥之不去的时代强音!

梦想的蓝色像天空一样广阔。

小时候总幻想自己有一双翅膀,可以飞向天空,飞向宇宙,飞向王太后的蟠桃园,飞向嫦娥姐姐寂寞的月宫。长大后,随着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研制和发射,中华儿女的梦想实现了!我的梦想似乎实现了!

作为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曾说:“你的步子有多大,你的梦想就有多大。”从第一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到不久前发射的“神舟十号”,我们对天空的遐想从古至今都在一步步实现,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为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

作为一名初中生,我始终明白,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梦就是我的梦,我的梦就是中国梦!

中国梦,蓝梦。继汹涌大海的蓝色之后,是辽阔深远的天空的蓝色。

这是一个蓝色的梦,是中国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