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M在国际贸易中快速发展的原因

OEM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尤其是快速发展的信息产业。例如,根据国际权威统计机构IDC(国际数字集团)的统计,全球PC厂商使用的硬盘95%以上是由希捷、昆腾、西数三大硬盘供应商以代工的形式提供的。之所以能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它适应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新的竞争形势的需要。OEM以其灵活有效的运作方式,适应了这一新形势的发展,从而被广泛采用。OEM满足了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企业的竞争战略正在从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为中心的生产模式,转变为以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快速推出为中心的市场运作模式。IDC数据显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子产品的平均生命周期为10-12年,而到了90年代,这一数字下降到了6-18个月。在电子信息时代,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企业经营者加大了对新产品研发的投入。为了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商品,尽快占领市场,很多大企业生产自己的关键部件,将配件以OEM的方式承包出去,让其他企业生产。这样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将节省下来的大量购买生产设备的资金用于研发,使企业在反应速度不变方面保持良性循环,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规模,从而有可能保持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柔性生产机制。

另一方面,如果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企业投资生产设备的精神损耗必然增加。为了降低机会成本,大量采用OEM的方式进行生产,这不能说是一种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的策略。

OEM适应世界级品牌的发展需求。

经济竞争越来越遍布全球,品牌和渠道越来越在实际商品的最终价值中发挥重要作用。OEM模式下原厂商投标的注解恰恰说明了这一点的重要性。

在经济竞争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在消费者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赢得更多营销渠道合作伙伴的支持,才能通过与渠道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使产品渗透到更规范的消费群体中。正因如此,许多经营业绩良好的跨国公司一直注重品牌形象和营销渠道的建设。因此,充分利用代工将成熟产品或其他企业有生产优势的产品推向自己的营销渠道,利用自身在增值服务方面的优势赢得更广泛的消费者,也可以称为“借鸡生蛋”。

OEM适应全球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CIMS)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质量逐渐成为生产过程中的可控因素。这为主机厂为消费者提供适合消费者需求的相应质量的产品提供了物质保障。这也是OEM在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信息行业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这只是IBM、惠普等只有10多万员工的跨国公司推动数百亿美元销售额的原因之一。将有限的资源投入渠道建设,也为企业提高市场响应速度提供了根本保障。

OEM适应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信息经济时代,分工越来越细,新产品层出不穷,高科技含量逐渐提高。最终消费者不可能根据产品的科技含量来判断其适用性,因为他们需要的是基于解决方案的全方位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企业竞争就是考核企业发现消费者需求和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单一产品的重要性在逐渐降低。真正的问题是:如何满足日益复杂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代工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式,即企业可以基于自己的专有技术,融入到代工生产的其他产品中,从而为客户提供适合自己需求的解决方案。这不仅促进了企业自身技术的发展,加强了自身品牌的影响力,也让客户从综合解决方案中得到更加全面、及时、周到的服务。另一方面,OEM企业也在企业的推动下发展起来,充分体现了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此外,代工经营可以更有效地分配有限的内部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

OEM适应了建立新的竞争优势的需要。

现代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简单竞争的看法,竞争与合作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两大动力。在有自己优势的产品上,使用竞争对手的贴牌产品使自己的优势更加突出,同时竞争对手也有了新的发展空间,竞争变成了合作。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个企业很难一次性掌握产品的所有专利技术,通过贴牌生产的方式互相提供产品,可以保证知识产权的完整性。从而避免纠纷或重复开发造成的资源浪费,促进某项技术的市场影响力,使其成为新的行业标准或集团联盟的标准,使无序竞争相对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