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徽和火炬设计
每一个会徽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充满了中国和北京的热情和期待。这个会徽记录了中国对世界的承诺。这是“舞动的北京”,这是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里程碑
“舞动的北京”是奥林匹克的里程碑。它是奥林匹克史诗中的经典中国篇章,镌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书写着古老文明的含义,铸造着炎黄子孙的品格。它简洁而深刻,展现了一个城市的演变和发展;它端庄浪漫,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想感情。在去“北京2008”的路上,人们会在北京相遇,在中国相聚,在这里认识人。
承诺
“舞动的北京”是中国的标志。这枚“中国印章”,镌刻着一个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国家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誓言;见证一个有着古老文明和现代风格的民族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推崇;它代表了一个面向未来的城市对奥林匹克理想的诉求。它是诚实的象征;这是自信的表现;这是第29届奥运会主办城市北京向全世界和人类做出的庄严而神圣的承诺。会徽以先贤的创意和石印的形象为基础,以“真诚,石头开门”为主题,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尊重和真诚。当我们庄严地印刷这枚“中国印”时,意味着2008年的中国将向世界展示一幅“和平、友谊、进步”的壮丽画卷,将为全人类奏响一曲“更快、更高、更强”的激情乐章。
图像
“舞动的北京”是这座城市的面孔。是形象,展现汉字所呈现的东方思想和民族魅力;它是一种表达,传递着中华文明独有的人文特质和优雅品格。受中国书法的启发,北京的“京”字演变成一个舞动的人体,一举体现了“新奥运”的理念。书法“北京2008”用汉字的魅力将中国人对奥运的千万种表达浓缩成简单的笔画。当人们品味汉字镌刻的深刻内涵和魅力时,一个“新北京”诞生了。
美丽的
“舞动的北京”是中国人崇尚的颜色。在这个标志里,红色被诠释得特别强烈,激情被张扬得特别奔放。这是中国人对吉祥美好的赞美,这是中国人对生活的诠释。红色是太阳的颜色,红色是火焰的颜色,红色代表生命和新的开始。红色是快乐的心情,是活力的象征,是中国对世界的祝福和善意。
英雄
“舞动的北京”呼唤英雄。奥运会是英雄、奇迹和荣耀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每个参与者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个充满力量和动感的造型,是所有参与者用热情、情感和激情谱写的生命诗篇,是每一个参与者为奥运贡献力量和智慧的誓言。奥运英雄继承了奥林匹克运动将体育与文化相结合的精髓。他们为奥林匹克运动员和艺术欢呼。
精神
舞动的北京是中华民族图腾的延伸。奔跑的“人”形,代表着生命的美好与辉煌。优美的曲线,像龙蜿蜒的身躯,诉说着一个文明的过去和未来;它像一条河流,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民族的荣耀;它像血液,涌动着生命的活力。在其舞蹈中,“以运动员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体育内涵得到了艺术化的解析和升华。说不够就唱;缺少歌曲和舞蹈。生机勃勃的北京期待着2008年的狂欢,奥运期待着全人类与之共舞。
邀请
“舞动的北京”是一个善意的邀请。会徽中张开的双臂显示了中国正在敞开胸怀,欢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加入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人类“和平、友谊和进步”的盛大仪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友好好客的中国人民心情的写照,也是北京的真诚表达。来北京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风貌,感受这个国家的现代气息。来到北京,* * *享受这个城市的每一份欢乐,体验这个国家的活力。来北京吧,让我们在2008年一起编织一个和平美好的梦。
奥运火炬是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用于燃烧奥运圣火的手持火炬。奥运火炬是奥运圣火的载体。从11936年的1届奥运会开始,每届奥运会都产生了体现主办国文化特色、符合高科技要求的火炬,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遗产。
北京奥运会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30 cm。在强光和日光下可以识别和拍照。工艺方面,采用了圆锥曲面一次成型技术和铝蚀着色技术。燃料为丙烷,符合环保要求。火炬造型由可回收的环保材料制成。
北京奥运火炬的艺术和技术特征
北京奥运会火炬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起源与和谐”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有几千年的时间跨度,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火炬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而传播。起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其与往届奥运会的火炬设计有着明显的区别。红色和银色的对比色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等分,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优雅华丽,内涵丰富。
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燃烧稳定性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够在时速65公里的强风和50毫米的暴雨条件下保持燃烧。在工艺上,采用轻质优质铝合金和中空塑料件设计,非常轻便。下部喷涂高触感塑料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北京奥运会火炬是中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产品,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这是一种廉价的普通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他物质,不会污染环境。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研发过程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研究和规划始于2005年8月。结合举办北京奥运会的理念,通过分析历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经验,确定火炬设计理念、设计要求和创作方法。根据火炬工业设计的特点,为实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经北京奥组委批准,确定火炬设计以艺术造型为主,燃烧技术与工业设计同步征集、公开征集与定向委托创作相结合的创作模式。
2005年2月6日,BOCOG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征集火炬设计方案。截至2006年2月28日,BOCOG * *共收到来自国内外设计机构和设计师的参赛作品847件,其中有效参赛作品388件。
经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征集活动评审委员会对提交的作品进行初评和复评后,根据评审程序的规定,评选出3件作品提交BOCOG执委会审议。2006年6月至8月,按照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方案择优的原则,经BOCOG执委会审议决定,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设计的火炬“祥云”造型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艺术设计方案,航天科工集团设计研发的火炬内燃系统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技术方案。确定航天科工集团在联想(北京)有限公司的协助下,完成火炬造型与燃烧系统相结合的火炬样品制作,形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完整设计,并于2007年6月5438+10月获得国际奥委会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