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欧文知识产权
全球化(全球化)
目录
[隐藏]
1全球化的定义
2全球化的背景和动因[1]
3全球化带来了什么
4全球化的影响
5全球化受到质疑
6全球化真的再次发生了
7参考文献
[编辑]
全球化的定义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日益突出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
全球化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从物质形态上看,全球化是指商品和资本的跨国流动,经历了跨国化、本土国际化和全球化几个发展阶段。商品和资本的跨国流动是全球化的最初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区域性和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和经济实体,以及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和融合。
总的来说,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的多元概念,它包括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影响和制约。“全球化”可以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
与此同时,全球化是一个煽动性的词。倡导者希望它能给整个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进步和繁荣;批评者断言,它将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贫困、战争甚至文化灭绝。
[编辑]
全球化的背景和动因[1]
(一)全球化的背景
工业文明的困境是全球化到来的前提,现代文明的危机中孕育了一个新时代。因为种种危机把人们从现代工业文明的梦想中唤醒,促使人们反思现有的文化模式,思考人类的未来。
以自然资源为基本要素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几乎把人类推向了生存的绝境。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人类必须寻求全球合作,因为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没有边界,发达国家可以尽可能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垃圾和化学废物,但大气层、水圈和自然风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在人类命运真的可以用“同舟共济”来形容了,人类只能团结起来。以扩张为特征的现代文明导致了极权主义,使整个世界处于危险之中,并导致了贫富两极分化。第三世界国家在贫困、疾病、战争和独裁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这本身就构成了对和平生活的威胁,人们不得不担心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发生冲突。
人们推测可能有两种灾难:一种是环境灾难和生态事故引发的全球性问题;另一个是国际冲突和地区战争的后果,富裕国家不可能不受这种灾难的影响。以上两种可能性既是发展中国家将面临的困境,也是发达国家无法回避的现实,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既然全世界的人都意识到自己面临着同样的灾难,就应该团结起来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吴贝克的话不无道理。“在《生产者党宣言》发表150年后的今天,应该发表一个世界公民宣言:世界公民,团结起来!”泰勒认为,环境问题造成的文化危机只有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拯救。虽然人类联合的道路还有待寻找,联合起来的人类克服危机也需要时间,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类面临的文化危机只能通过全人类来解决。泰勒提出:“一旦围绕环境威胁形成相互理解的氛围,情况就会改变。当然,地方团体和全体民众之间的争斗还会继续。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垃圾场,但没有人愿意把它放在自己的后院。但有些局部战役需要换个角度来看,放在不同的框架里。例如,保护一些原始地区和保护环境免受破坏性攻击已被视为新目标的一部分。事实上,只有当人们被分离和分裂时,那些不可避免的机制才会起作用。当一个* * *一样的意识出现时,困境就会改变。”
总之,为了避免各种风险,避免全球性灾难,防止文明世界的彻底崩溃,世界上所有地区、民族和国家的人民都必须缔结契约,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自觉形成一种世界各地文化差异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的全球相互依存状态。
(二)全球化的推动力
全球化时代不仅产生于现代西方文化的危机,也产生于推动全球化的各种力量。这些力量主要指技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和人道主义全球化。就技术全球化而言,它加强了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习俗逐渐溶解,新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层出不穷,然后文化全球化开始形成。这里要注意的是,技术不能只被看作工具,它在执行工具的功能时,实际上参与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雅斯贝尔斯意识到“技术使前所未有的交流和沟通成为可能,它引起了全球的团结。人类团结的历史已经开始。统一的命运控制着整个人类。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相互理解。因为通信技术对中华帝国来说比东亚更容易到达世界各地,对罗马来说比地中海世界更容易到达,全球政治统一只是时间问题。”由于科技的发展,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共同生活。这种相互依存、风险与共居的现实是全球文化的最大驱动力,它表现了交通技术和通讯技术与全球历史和全球意识的关系,即在自然土地上共同生活,在时间上共同生活。
欧文·拉兹洛(Irving Laszlo)着重分析了通信技术与人类互动的关系,指出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形成的各种文化,如今都通过技术的中介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种联系中,多元文化得以体现,普遍文化得以形成,全球文化是文化同质和文化异质两种趋势相互作用的过程。他说:“实现某种程度的统一的方法不是通过文化统治来消除文化多样性,而是在现有文化之间创造更密切、更永久的交流和接触。做这件事的工具是现成的:现代通信技术不仅可以联系特定国家和文化的人,还可以联系不同的文化...基于理解并由交流产生的合作和参与可能会使当代世界超越生存阶段,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相互依存阶段。相互依赖不仅意味着并肩生活和成长,还意味着相互合作和通过彼此生存。”由此可见,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从电话到计算机到互联网的发展,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界限,加强了各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卫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的进程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的结构和组织。
就全球化而言,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投资全球化为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像今天这样,需要世界性的规则,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在经济上,随着大型跨国企业的建立和随之发展起来的金融市场的兴起,出现了一种新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给许多人带来了财富,但也呼唤与新的经济市场活动范围相适应的游戏规则。”可见,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交流是全球化时代的推动力,也是促进人们形成全球意识的因素。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世贸组织协定,贸易商品的范围越来越广,世界金融市场在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事实。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引起了全球性的竞争,由此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金融风险等全球性问题,这些都说明了竞争的局限性,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的整体性。在这个整个世界中,遥远地区的事件可以对我们产生影响,反过来,我们作为个体所做决定的后果可能是全球性的。于是人们意识到同在一个地球上的意义,开始相互合作,意识到相互依赖的重要性。正如汤姆林森所说:“资本主义在其生产、流通和商品消费各个阶段的动力,对我们日益增长的互联互通是有意义的。”
如果说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是全球化的客观驱动力,意义重大,那么人道主义因素构成了全球化驱动力的主观部分,它们的存在也是全球化不可或缺的。为了解决全球性问题,人们创建了各种国际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如联合国、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绿色和平组织、红十字会、野生动物基金会等。虽然这些机构的能力非常有限,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前景非常渺茫,但它们的初衷是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如生态保护、南北关系、人权问题等。他们发出了维护正义的声音,为人类的努力提供了方向。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这样的组织越来越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存在和作用可以加速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是推动全球文化产生的重要力量。正如吉登斯所指出的:“在这种背景下,将国内问题与全球治理联系起来不再是乌托邦,因为它们在实践中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市场波动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在全球一级运作的合作机构数量大大增加。例如,20世纪初,有20多个国际政府间组织和180个跨国非政府组织。今天,前者的数量已经达到三百,后者的数量将近五千。全球治理已经出现。”
综上所述,可以说全球化时代的产生既源于现代文化的危机,也源于现代化的成就,而现代文化的成就为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果综合考察促成全球化时代到来的各种因素,阿尔布劳的总结或许能帮助我们:“全球性使我们至少在五个方面超越了现代性的假设。这五个方面是:所有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环境后果;全球性破坏性武器造成的安全感丧失;传播系统的全球性;全球经济现象的出现和对全球主义的反思——在有这种反思的地方,人们和各种群体都以地球为参照系来确定他们的信仰。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对‘现代性将继续扩张’的观点,进而对民族国家构成了巨大挑战。”因此,全球化的产生既是各种客观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人们积极参与和共同创造的主观过程。
从全球化的背景和动力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化时代是继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之后的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并不像有些人宣称的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它有5000年的历史。因为当时虽然不同文化交流,但文化交流的规模、速度、范围都相当有限,无法与今天的全球化相提并论。同时,全球化并不像世界体系理论所认为的那样起源于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我们不能否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拉开了全球交流的序幕,但这只是开启了一个世界各国各地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的时代,并没有表现出人类相互依存、勇于冒险的特点。确切地说,全球化是近几十年出现的新现象和新事物。具体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世界获得了充分的重要性。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暴露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局限性。全球通信系统的建立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相互联系、共存的全球化时代。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65438到0987的《我们* * *共同的未来》报告中,人们已经到了* * *。
[编辑]
全球化带来了什么?
无论我们是否处于前所未有的全球化进程中,过去的经验都是有启发性的。全球化的历史经验可以分为四类:道德问题;收入问题;趋同与趋异;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全球化的以下四个特征与这四个问题相对应。
1.没有法治和道德的全球化
任何一个国家内部的市场化都是随着法律环境的逐渐成熟而成熟的。但国际市场化不是在法治下进行的,不可能“成熟”。只要没有世界政府,国际市场的所谓法治根本不可能。当立法、司法、执法都是一家的时候,只有理想主义者期待公平,只有那些最有能力从不公平中获利的国家才谈国际秩序有多公平。没有法治的全球政府,所谓的“全球治理”就不可能是体现国际正义的治理。
2.不可预测的国家利润和损失的全球化。
很难抽象地谈论在全球化中获得或失去的条件。强国、弱国、大国、小国都有可能受益,都有可能受害。传统中国被全球化打败,但也从全球化中迅速崛起。大英帝国在全球化中崛起,也在全球化中衰落。目前,尽管美国一直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它却倾向于对全球化漠不关心,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了代价。
3.刺激追求差异的全球化。
全球化造成的“趋同”是表面的,但全球化造成的“分化”是深刻的。追求差异是全球化时代最深刻的特征。全球化的资本毫无人性可言。它带来激烈的社会变革,刺激各种意识形态的兴起,也必然伴随着社会群体、意识形态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激烈冲突。过去,全球化带来了繁荣与进步,带来了大革命、内战和“世界大战”。
4.促进民族主义和国界的全球化。
毫无疑问,现代的各种国际主义都源于全球化。但是,全球化带来了更强烈的民族主义,护照和海关,人员交流的壁垒,“神圣”的国界,更先进的武器和更强大的国防。在过去的全球化中,民族主义尤其是民族主义取得了胜利,而不是国际主义。今天,我们看到“欧洲合众国”理论的兴起、欧洲货币的使用、欧洲边界的巩固、欧洲海关的建立和欧洲防务的统一。是什么刺激了这种新的“西欧民族主义”?美国、日本、西欧...哪个还在说国际主义?当人们已经把边境安全的战场延伸到外太空,谁能说全球化摧毁了国界?曾几何时,为全民欢乐而设立的奥运会和世界杯,实际上成了民族的竞技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甚至成了民族国家内部竞争的资本。
[编辑]
全球化的影响
全球通用标准数量的增加,如版权法。
国际贸易的增长快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由跨国公司控制的世界经济份额的增长。
全球金融体系的发展
更多的国际文化影响,比如通过好莱坞电影的输出。
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各种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通过互联网、电话等技术,* * *享有的信息资源不断增加。
移民的增长,包括非法移民。
恐怖主义也是全球化的,参与恐怖袭击的恐怖组织往往不在自己的国家行动,与自己无关。
支持全球化的各种组织认为许多趋势是积极的。在许多情况下,全球化是由政府和其他方面积极推动的。比如,有一种经济学理论认为,比较优势使得自由贸易在资源配置上更加有效,对参与贸易的双方都有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关贸总协定等许多国际组织,国际贸易的壁垒已经大大降低。尤其是从关贸总协定演变而来的世界贸易组织:
促进自由贸易
商品:减少或取消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降低关税。
资本:减少或取消资本管制(资本管制会影响贸易发展)
减少和取消对地方产业的补贴(以实现公平贸易)
知识产权
协调国家间的知识产权法(通常通过增加更多限制)
知识产权限制的跨境承认(例如,在中国获得的专利可以在美国得到承认)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的积极分子认为这些是有害的。
[编辑]
质疑全球化
关于全球化是一个真实的现象还是只是一种说法,学术界仍有讨论。虽然这个词已经被广泛使用,但一些学者认为这种现象在其他历史时期已经出现。此外,许多人注意到,那些让人相信我们正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现象,如国际贸易的增长和跨国公司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不是在最初建立时就制定的。所以很多学者更喜欢“国际化”而不是“全球化”。简单来说,两者的区别在于国家的角色在国际化中更重要。换句话说,全球化比国际化更深入。所以这些学者认为,国界远没有消失,所以完全的全球化还没有开始,也可能不会开始——从历史上看,国际化从来没有成为全球性的。
[编辑]
全球化真的再次发生了。
然而,事实上,边界的存在正变得越来越模糊。例如,在世贸组织的关税协定中,关税壁垒已经成为历史。虽然国界依然存在,但它们之间真正的壁垒已经逐渐消失。全球化不局限于某些方面,包括经济、文化、政治。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几乎打破了国界之间的壁垒。我认为全球化是真实的,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