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要求论文复试率降到20%以下。这样能防止学术造假吗?
应该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我个人认为,如果一个人想出轨,即使你阻止,他也会出轨。如果一个人不想作弊,即使你什么都不做,他也会认真写论文。我觉得不应该研究如何在方法上防止造假,而应该改进教育。我们应该研究教学质量和教育学生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为了什么。让他觉得造假很可耻,只有这样才能根除学术造假。另外,识别学术造假,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
1.观察论文的数据
其实这是最容易辨别一篇论文真假的方法,因为一篇自己研究过的论文是自己考虑的。试想,一个研究人员,如果没有实验,没有实验,没有观察,没有调查,怎么会有这么多有效的数据。仅仅通过编造来编造一篇论文是不可能的。即使是编造的,也非常容易让人看出是假的。所以观察数据是有效衡量一篇论文真实性的重要手段,但是他需要非常仔细的观察。
2.看看论文的写作
第二点可能比较难,需要一些有能力的老师来分辨。这取决于学生论文的写作。确切的说,要看文中讨论的观点和数据是否抄袭他人。这也需要老师见多识广,或者真的花点时间去查各种卷子,对比一下。
3.比较真实的个人经历
1最后一点是,在研究调查了所有的论文之后,要对比他真实的个人经历,也就是说我们看过他的论文,看过他的写作方法,调查过他的数据,然后把这些东西合二为一,对比他的个人经历,看是否一致。如果一致,那么这篇论文基本不算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