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目标
一是发挥企业总部密集的优势,大力发展区域总部经济,努力成为郴州企业总部的聚集地。
总部经济是指企业(或企业集团)将生产基地、销售服务基地、物流配送基地等产业链中的低端环节配置在远离指挥中心的地方;聚合高端人类智力活动的企业总部,通常包括企业家办公室的指挥运营、研发管理和生活休闲中心,都聚集在另一个地方。目前郴州加工贸易企业多采用“前店后厂”的传统经营模式,即研发、市场销售,包括通关等环节留在一个地方,生产环节放在另一个地方。在全球范围内,这种传统的商业模式正在形成“总部经济”的现代模式。
郴州要引进和聚集战略投资者,应该从引进企业总部和发展区域总部经济入手。郴州经济开发区应成为郴州企业总部的聚集地。根据开发区内企业的总部和工厂(或项目、业务)是否在开发区,目前开发区内的总部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总部在开发区内,在郴州以外有分支机构或投资项目,这类企业有12家。第二类总部在开发区,业务覆盖全市,企业139家。这两类151企业约占开发区企业总数的27%,目前相对较少,但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武广新区的建设,郴州经济开发区现有的工业用地将被城市用地取代,这为开发区发展郴州总部经济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其必要性在于:一方面,一般加工制造业的发展被限制在开发区现有的规划控制范围内,只有以写字楼和商住楼为特征的企业总部的发展才能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另一方面,企业总部可以通过落户为开发区提供稳定的税源。其可能性有:一方面,府城新区需要有实力的企业入驻,拉动新区的投资和消费;另一方面,从国外和国内转移到郴州的企业,都希望自己的办公、生活区离城市近一些,以便享受城市提供的各种服务。
二、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值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成为郴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
目前,全市经济缺乏高新技术支撑,表现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值小。目前,我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58家。今年6-6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665438+8900万元,仅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值的5.6%。
相比全市,郴州开发区高新技术产值占比很大。开发区82家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17家,今年1-10月份高新技术产值达1253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2315亿元的541%。
所谓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是指通过建立高新技术创业中心,为高新技术提供“企业孵化器”。它是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可以降低企业创业的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的存活率和成功率。与在孵企业相比,企业孵化器是一种投资少、收益大、发展快的经济形式,被许多城市和地方积极采用。目前,我省的长沙、株洲、湘潭都成立了“创业孵化器”,沿海城市更多。但我市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由于开发区没有孵化器,入园的高新技术企业只能自行孵化,时间长,成本大,有一定风险。因此,无论是加快郴州市还是开发区的经济发展,都需要一批孵化基地来源源不断地提供高新技术企业。
三是发挥服务业相对发达的优势,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努力成为郴州高端服务业的发源地。
高端服务是指企业成长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具有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资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特点。包括中介组织、创新金融、现代物流、网络信息、服务外包、创意设计、品牌会展、精品旅游等。从我市来看,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2006年,全市服务业实现产值191亿元,其中高端服务业产值达到1.67亿元,仅占服务业总量的8.85%。
从郴州开发区来看,服务业相对发达,服务型企业477家,占全区企业总数的83.8%。而且,高端服务业已经起步。区内有行业协会、银行通信服务分支机构、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服务企业73家,占开发区服务企业总数的15%,高端服务体系初具规模。随着涪城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开发区要积极引导高端服务业,加快设立和集聚,努力成为郴州高端服务业的发源地。
上述“1+2”战略的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为“楼宇经济”的发展形成一个整体。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是总部经济的基础,总部经济的发展是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也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