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活动计划
经典阅读活动方案1一、活动背景及目的
阅读是伴随孩子一生成长的长期工程。自1995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3日定为“世界阅读日”,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推广阅读和写作。学校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家庭是孩子生活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和学校是孩子一生接受教育的两个重要阵地。家庭、学校、社会携手开展“好书伴我成长”亲子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从小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发明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书香社会氛围。
二、活动组织及职责分工
主办单位:市* *区出版物反盗版协会
* *市* *区知识产权局
* *市* *区教育委员会初等教育处
* *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德育研究室
主办方:* *中小学生社会课堂-京南卫星书城基地
三。目标受众:* *区50000余名小学师生及家长。
四、活动主题:阅读伴我成长。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时间:2010年4月至6月。
六、竞赛内容:
小学合作区初赛、区级决赛现场亲子阅读展演活动;
七。组织形式
1.建议全区学校在校级阅读比赛的基础上,参加区级现场比赛。
2.区级展示。阅读示范活动分为低、中、高三个板块,由专家组现场评审。统一标题:好书伴我成长——大兴区第六届“京南杯”小学生读书大赛。
八。活动要求
(一)阅读示范活动
1,阅读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革命历史题材、科普科幻、发明创新、知识产权理念等。,内容要求积极、健康、得体。时间3-5分钟(有音乐)。
2.阅读形式:亲子阅读
3.时间表:
校级初选将于3月举行。
3月28日前直接找班主任报名,年级领导统计报名人数。
4月16,将比赛视频(最好刻录成光盘)提交给班主任。
4月16 -18日,学校评审组(其他年级教师代表、外聘专业教师、家委会代表)进行评选。
4月13前区级展会报名。
4月23日,区级现场展览举行。
4.奖项:会有大奖,一等奖,二等奖,优秀组织奖。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2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举办“诵读中华经典”比赛,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做好七年级“中华经典诵读”竞赛工作,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活动目标
(1)把握学生的最佳记忆期,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学生阅读诗词经典,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在学校形成热爱阅读的良好氛围,营造勤学苦读、奋发图强的校园文化。
(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强兴趣,增长见识,培养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更新知识,激活思维,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活动要求
(一)广泛宣传经典阅读的目的和意义,不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取得社会和家长的支持。
(2)各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做好过程管理。
(3)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积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环境,倡导通过频繁、轻松的阅读来自然吟诵。不定阅读指数,保护学生阅读兴趣。
(四)各班要结合课外阅读活动,结合小阅读能手评选和阅读经典竞赛,使“中华经典阅读”活动不断深入。
(5)每节课都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情境,发挥多种功能,让孩子在活动中大声朗读。
第三,阅读内容
主要阅读内容为《语文课程标准》、《三紫晶》、《弟子规》、《钱文子》、《百家姓》等推荐的优秀古诗词和文章。
第四,组织学校的“中华经典诵读”比赛。
(1)参与者
所有七年级学生
(2)竞争程序
比赛由学校组织,初赛时间为9月28日。
(3)竞赛规则
1,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2.读物可选,但必须是中国经典读物。
3.参赛者必须背诵手稿。阅读时可添加音乐伴奏,伴奏音源由播放器提供。
4.每位选手的比赛时间限定为8分钟。(加班将酌情扣除)
5.评分标准:
比赛采用100的评分系统,其中:
A.作品内容(15分):所选素材内容符合大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B.节目形式(15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果有配乐,配乐与背诵章节的意境一致,节奏和谐;
C.语言技能(4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适当;
D.现场表演(30分):着装得体,使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演出色,台风中大方,情绪饱满,富有感染力,现场效果好。
动词 (verb的缩写)奖项设置
一等奖1,二等奖2,三等奖3。
总之,我校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在师生中广泛开展“读国学经典”,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一股读国学经典的热潮,真正让师生读经典,亲近经典,热爱经典。
经典阅读活动方案三一、活动背景:
西方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然而,国学知识在当代青年中越来越薄弱,这让我们非常担忧。为传承和发扬国学,提高现代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台区教委从2008年9月开始在全区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国学经典阅读已列入所有小学的课程,有专门的课时和教材,由有一定古文知识的老师讲授。在区、校的统一安排下,将民族精神教育与现代公民素质培养有机结合。从2008年9月开始,学校开展了集知识性、科学性、教育性、娱乐性、创新性为一体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到学生心中,不断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
二、活动的目的
1.开展中国古典诗词诵读活动,普及语文知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优秀经典作品,让学生从诵读经典中感受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弘扬文学艺术,营造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我们班的校园文化生活。
2.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学习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语言文学的艺术魅力。
3.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中华传统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爱国情操、远大志向、自强不息的人格和气节。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让经典诗词更好地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4.用阅读引领成长,让师生亲近书籍,与好书交朋友,与经典对话,与世博同行。在经典阅读中,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积累文学细节,提高文学素养,让书香飘遍校园,让学生享受阅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活动人员安排
(1)领导小组
校长、主任、大队辅导员
(2)讲师
各班班主任和副班主任
③学习者
全校学生
四、活动时间
1,本活动于20XX年9月开始,在1-6年级学生中全面推行。
2,以6年为一个周期,分年级指导阅读和测试。学校长期将此次读书活动作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内容
一年级:必读《圣紫晶》,选读《百家姓》
二年级:必读《弟子规》,选读《性情启蒙》
初三:必读《千字文》,选读《二十四孝》
四年级:必读《小学生古诗词80首》选读《古代名句选读》
五年级:《孟子》是必读,选了《大学》《中庸》四本书。
六年级:《论语》必读,《老庄》选读。
六、组织实施:
1,定期组织教师研究学校读书活动计划和方案。
2.积极创造阅读条件。
(1)学校积极丰富学生在图书馆的阅读材料。图书馆要不断完善和规范学生和教师的图书管理,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网上阅读指导。
(2)充分利用和发挥班书角的作用。每个班级至少要有一个图书角,教师要积极带头阅读,捐赠图书,与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
(3)做好家校沟通和班级图书流通工作,提倡学生向社会和亲友借书,补充学校图书馆的不足,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资源。
3.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1)每天早上自学学习本版国学内容。
(2)每周有一节国学课,由班主任讲解。
(3)每周12:30-13:30有一节下午自习课,由副班主任讲解国学内容。
4.班主任要制定相应的班级阅读目标和阅读成长计划,建立阅读成长卡,做到有措施、有保障、有实效、有评价、简明扼要、易于操作。
5.学生制定自己的阅读目标和成长计划,开展阅读活动。
6.每个学生建立一个“阅读成长本”,记录阅读活动的亮点,好词好句,名言警句,读书笔记,参加阅读活动的经历和阅读计划,参加阅读活动的作品和获奖情况,参加学校评比活动。
七、展示评价
1.每个学期,每个班级和学校写一份总结。
2、学校制定展示评估方案,指定专人负责,找专门时间展示。
(1)举办国学朗诵比赛。
(2)国学内容摘录、手抄报、黑板报、橱窗、读书笔记等内容展示。
(3)学校开展以国学为内容的特色活动。六一,艺术节,元旦联欢晚会,家长开放日等机会。
(4)学校组织制作关于校园国学的宣传标语。
(5)学生走进社区、走进社会,宣传国学经典,弘扬民族文化。
3.估价
(1)每个学生做一个自我评价表,老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等。
(2)学校
班级国学学士、学校国学硕士、博士的选择,可以根据年龄不同而定。比如班里,国学学士可以在各年级选,国学硕士可以在四年级以上选,国学博士可以在学生毕业时选。
(3)手抄报、黑板报、朗诵等评奖。
经典诵读活动计划第四章为使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积累丰富的国学底蕴,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经典文化焕发生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积极打造书香校园。经典读书会活动实施方案制定如下:
一,经典阅读活动的意义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几千年文明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读书活动,使这些传统美德植根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古典文化内容丰富,文笔凝练,体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练和表达运用的技巧,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二,经典阅读活动的目的
1,传承中华文化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与书为友,与大师对话,感受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
2.陶冶性情,陶冶情操
在阅读经典中,我们会培养一种仁厚真诚的气质,一种自信自强的人格,一种感恩的品质,一种勇敢的胸怀。
3.提高语文素养。
在背诵过程中,要扩大阅读量,增强语感,感受精华,增加经典的储备,夯实语文学习基础,促进课标中课外阅读背诵任务的落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推进素质教育。
诵读经典,陶冶心灵,汲取营养,启迪心智,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智力素质,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
三,经典阅读活动的主题
活动以“诗歌滋润心灵,经典伴我成长”为主题,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学生阅读成果,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经典读书会活动组织
负责人:王海霞
组长:王鹏程
副组长:陈
成员:所有四年级的学生
五、经典阅读活动的口号
诗歌滋润灵魂,经典伴我成长!
六、经典阅读目录
一二年级的时候,我每天背一句《三紫晶》和《弟子规》。
三四年级的时候,每周一背《唐诗三百首》,写诗。
另外:每学期至少阅读两本《小学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中的课外书。
七、经典阅读活动的措施
阅读时间
1,每天安排学生有20分钟的自由阅读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一、二期为集中活动。
2.每月拿出一节语文活动课,复习本月读过的古诗词,或者在班里举办一场朗诵表演。
3.每天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阅读,营造浓厚的家庭阅读氛围。
(2)阅读要求
1,我不想看懂,只想认真看完。
2、背古诗的“三要”:心要专——全神贯注,不分心;眼神一定要准——仔细看,集中注意力;嘴对嘴——边看边读,流利流利。
(3)阅读措施
1.教师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看、赛”来创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
2.在家长的帮助下,动员家长支持孩子课外阅读经典。
3、总结评比,每学期结束,根据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情况,奖励先进。
八、经典阅读展示形式
1,读经典,背经典,背经典,唱经典。
2.给经典配图。
3.学会使用古诗词。
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重要的是每天坚持,持之以恒。
经典阅读活动方案5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引导我校学生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而在我校小学生中掀起热爱读书学习活动的热潮,我校决定开展经典诵读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二、比赛时间:
地点:待定
三、参加人员:学校所有班级
4.比赛形式:一、二、三、四年级经典诵读表演,五、六年级课本剧、校园剧,各班派节目参加比赛。
1.比赛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各班语文老师提供指导,班主任协助组织全班同学参加比赛。
2.比赛时间:4月26日(第十二周周四晨会)
动词 (verb的缩写)竞赛要求:
1,阅读内容选自县里发的经典读本或其他经典诗词。
2.普通话标准、端庄大方、紧扣主题、形式活泼、不成人、符合时代特征。
3.可以通过舞台背景、音乐等多种手段,适当地营造情境。比如阅读内容需要音乐伴奏,请自备CD、MP3、u盘、磁带。
4.请控制参与班级的阅读时间。如果内容较长,请尽量摘抄,5分钟内必须独立完成。
5.参加人数没有限制。(可以是小组,也可以是全班)
6.课本剧和校园剧的主题要健康,形式要活泼。
六、评分标准:
比赛采用10的评分制,评委当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值作为最终得分(四舍五入到百分之一),按照最终得分的高低进行排名。
七。奖项设置
每个年级段评选出两个一等奖,其余为二等奖。颁发证书,计入最终量化考核。
八。法官的安排
评委:一、二、三、四、五、六年级语文备课组互为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