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给了沈万三一分钱,为什么富如敌国的沈万三却破产了?你怎么想呢?
“匹夫为天下之军,民亦乱,诛之宜也。”
这是朱元璋的原画。其实不只是朱元璋,我相信任何朝代都会这样,因为这是禁忌。作为一个有钱人,为了人民你什么都可以做,哪怕南京城墙修完了也无所谓。但是,你不能染指别人的兵权。兵是朱元璋的根本,动民之根,你不惩罚谁。
然而在首富眼里,他并不知道。他以为自己前朝是用钱“使鬼推磨”,以为朱元璋缺钱的时候绝对不会碰自己。他低估了自己的决心。
早年在沈万三的根据地苏州,他为了呈现一面“铜墙铁壁”,花了不少钱,以为有了这样的支持,周政权下的苏州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结果却是朱元璋又帅又精锐的老师,这铜墙铁壁就被打破了。失算之下,首富只能找下家,就是投资朱元璋。
朱元璋作为开国元勋,称帝。他虽有兵权,却苦于“无米之炊”。此时不仅沈万三慷慨金援,就连各国的君子君子也是功勋参半。
在这场毁誉参半的盛宴中,除了沈万三不仅修补了近半个南京,还打算发钱“消灾”之外,没有人敢摸老虎的胡子。在他眼里是灾难,在朱元璋眼里却是“乌合之众”,收买兵权。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朱元璋给了沈万三一文钱,而因为一文钱,沈万三回到家才醒悟过来,但是已经太晚了。
当初沈万三投资南京城墙后,占据了很大的荣誉感。朱元璋不好杀,就搞了个小套路。作为高利贷者大户,沈万三瞬间被套住了。
第二年,朱元璋知道不能再拖了,让新贵把军权搞乱了。他把沈万三叫过来,给了他一分钱,叫“联合盈利,滚动计息,每天必须收利息。”
那时候,沈万三还没想通那份神圣的遗嘱。回国后他才知道,这是朱元璋打算对他动手术的前兆。
一个月后,不出所料,朱元璋给沈万三找了个有财产的借口,把家人都流放了。财产据说总共几十亿,于是朱元璋补了国库,瞬间得势,稳定了朝纲。
在这场权力与金钱的较量中,沈万三是最大的输家,但他也自责自己缺乏政治悟性。
这也是“朱元璋一分钱杀了沈万三”这个故事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