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方便食品逆势上涨?加快开发美味、营养、健康的食品。
地图集
上半年,规模以上方便食品企业实现利润87.5亿元,同比增长12.8%—
为什么方便食品逆势上涨?
刀小面朝气蓬勃,浓郁的汤汁里充满了串香、关东煮和螺蛳粉,浓郁的香锅里各种食材十分诱人...这不是任何餐厅的场景,也不是美食节,而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的“2020最受欢迎方便食品品鉴活动”。
说到方便食品,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方便面——只是方便应急,更谈不上营养,更谈不上美味。事实上,近两年来,方便食品这个大家庭蓬勃发展,越来越多口味可靠、食用方便、营养丰富的方便食品加速占领货架和餐桌,发展成为“可食用的材料”和“膳食”。在疫情的冲击下,方便食品行业实现了逆势增长。
畅销
-1-5月,方便食品消费增长1.5倍,上半年方便面销量同比增长11.5%。
“居家隔离,方便食品解决了我的吃饭问题!”公司复工后,北京白领王巍从老家回到北京的住处,在小区家中被隔离14天。在王巍看来,这期间,点外卖、下馆子、自己买菜做饭,都不如吃方便食品省心、放心。正好社区工作人员送了很多速冻水饺,汤圆,春卷等。、“每天吃的花样都不一样,味道也不输给外面的餐厅,价格也实惠。”
疫情期间,可储存、美味可口、足不出户就能食用的方便食品,在保障供应和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方便食品也成为首批恢复生产的行业之一,相关企业保证了消费者和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能吃好。
商务部将方便食品等重点商品列为重点监测对象,建立日常监测和异常情况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各地市场方便食品供应情况。依托九省合作机制,各省区市将向湖北输送大量方便食品。三全、思念、双汇等食品企业通过铁路运输大量火腿肠、速冻水饺、速冻水饺到武汉的防疫前线。
“受疫情期间在家隔离的影响,2020年6-5月方便食品消费增长1.5倍。方便食品作为应急救灾储备物资的功能凸显,整个行业的活力显现。”中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理事长孟苏合指出,疫情下,市场释放了对方便食品的巨大需求,方便食品的行业优势迅速发生变化,形成了应急能力和强大的生产能力。
2020方便食品大会发布的《2019-2020年中国方便食品行业创新趋势》指出,中国方便食品创新呈现健康、安全、特色的大趋势,方便食品行业成为少数未受疫情影响的食品行业。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方便食品生产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71.5亿元,同比增长4.7%;利润总额87.5亿元,同比增长65,438+02.8%。
在方便面传统领域,指标更胜一筹。数据显示,22家主要方便面企业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01%。产量同比增长3.18%。2020年上半年,中国方便面销售额同比增长11.5%,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5.6%。
“方便食品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疫情发生后,方便面生产企业第一时间复工,满负荷组织生产。疫情期间,他们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成就,充分发挥了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说。
位于江苏省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苏雅士保鲜实业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将一批鲜桃加工成速冻桃丁。耿摄(人民视觉)
变得美味
——对接消费升级,方便食品更注重真材实料、口味正宗、多场景应用。
曾几何时,当消费者看到方便面外包装上“香菇炖鸡”、“红烧牛肉”等诱人图案时,不禁嘀咕:这些图案仅供参考。
如今,随着正宗材料的加入,一些方便食品“名副其实”。
今麦郎推出的“老范家杯面”系列,结合冻干技术,以丸子、虾仁等丰富食材还原家庭美味;天津吴春生科技集团开发的“浓香型金汤料”可以用热水享用,真实还原了华娇鸡汤的原汁原味,让消费者从外包装上看到什么就品尝什么。
除了传统的方便面,还有方便面形式的手工面,可以随身携带的即食鸡汤拌饭,可以马上油炸的脆皮馅饼,可以直接食用的鸡肉糊,可以冲泡饮用的雪梨汤...即食、开水加热、自热等多种食用方式,速冻、冷藏、常温保鲜等多种储存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多种方便食品,将餐厅搬到了厨房,让每一个家庭都可以待在厨房里。
卢氏是老驴友了。每当他踏上上路之旅,后备箱里都少不了一大堆自热方便食品。“冷水泡在加热袋里可以提供足够的热量。即使在青海、西藏这样的高海拔地区,也能吃上十个熟米饭,再配上鱼香肉丝、蒸肉等配菜,旅途的疲惫一扫而光。”
基于生石灰遇水散热的原理,自热米饭、自热面条、自热火锅等多种自热食品应运而生,并自爆发以来呈现井喷式增长。除了自热,开水、开水等加热方式也不麻烦,消费者基本可以在5分钟内吃上热饭。
有人看好方便食品加热方便,有人从方便食品中寻找家乡味。重庆女孩张雨萱“热如生命”。说起自热黄油火锅、麻辣香锅、串香,她更是如数家珍:“每次出差或出差,我都会带上我的自热火锅,在路上吃一顿。其他乘客会循着香气投来羡慕的目光。”
除了川渝流行的火锅,还有陕西的油面,广西的桂林米粉和柳州螺蛳粉,广东的麻辣糕,河南焦作的健康腐肉,南京的鸭血粉丝汤...这些曾经只有在熟练的师傅现场烹饪时才能吃到的地方小吃,现在已经成为制作简单、味道正宗的方便食品,让人们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能品尝到家乡的味道。
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者对方便食品的购买和消费已经远远超过了对食品的单纯需求。从传统美食的沃土中挖掘,回归传统风味,越来越多的食品贴上了“方便”二字,体现了方便食品的创新。“整个方便食品正在经历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健康转变。”孟素荷说。
9月3日,参与者在“2020最受欢迎方便食品品尝活动”上品尝方便食品。史克摄(人民视觉)
高端
——更多的科技创新将加速方便食品向“美味、营养、健康”的正餐导向发展。
未来,方便食品行业将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
“中国方便食品行业抓住机遇、保持稳健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为行业的快速发展准确把脉。”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邵伟说。
创新产品是推动方便食品突破潮流的动力。蛋糕质感外套的金色热狗棒,裹着飞鱼籽的爆浆沙拉风味丸子,抹茶酥脆炸牛奶,紫甘蓝和小米植物肉饺子...新技术和新配料使方便食品充满时尚感,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就餐时的快感。蒸黄米入皮、精品海鲜作馅、鸡汤加明胶等健康食材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方便产品的营养价值,为产品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健康元素。
丁香医生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0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大众对健康的定义从“不生病”转变为“吃好、睡好、心情好”,国民健康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方便食品企业也在高端市场不断发力。
方便面行业“可食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撕开一个方便食用的泡沫,到更加多元化的自助食用方式,加速向“美味、营养、健康”的正餐定位发展。
鉴于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许多方便食品企业选择了差异化创新之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选择。康师傅先后推出了速达面馆、速达水煮面、速达自热面等健康营养高端面。今年上半年,高价袋面销售额同比增长47.8%。统一方便面,不断改进产品用料,打造健康新鲜的高汤边面。“唐大人”产品上半年收入增长29.7%。金的“煮”非油炸方便面,以及白象采用航空食品技术FD锁鲜技术的“原力鲜面”和“面上香酒”,也为方便食品市场带来了一股新风。
从业者在创造更加环保和节约资源的方便食品方面也有很大的潜力。近年来,方便食品设备的设计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和降低材料消耗,产品包装开始从追求豪华外观向环保和尊重消费者诉求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