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的成就

1,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国际论文总数已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占国际三大论文检索系统(SCI、EI、ISTP)论文总数的7%,进入世界第二方阵,与英德日相当。

纳米科学论文数量世界第一,工程科学论文数量世界第二。前沿技术领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

2.工业技术创新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

近年来,我国基础产业、加工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石油、钢铁、船舶、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等领域重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产业整体技术质量迈上新台阶。

3.科技走进千家万户,惠及亿万人民。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社会事业。科技进步为人口健康、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公共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杂交水稻的种植应用和高产科技工程的实施,为解决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在能源领域,突破了石油勘探、大型煤炭液化工程成套设备、大型水电设备、先进核电等一批关键技术,攻克了燃料电池、风能、生物质能等一批新能源关键技术,为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础。

4.知识产权产出水平大幅提升。

五年来,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持续快速增长,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进一步增强。2002-2006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从3.97万件增加到122万件,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从0。五千八百万到两万五。

5.科技投入的规模和力度继续加大。

2006年,全社会科技经费支出总额为4500亿元,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总额为30034.38亿元,居世界第五位。R&D投入强度不断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42%。

五年来,全国财政科技投入保持年均17%的增长,其中2006年中央财政科技拨款达到1000.97亿元,比上年增长25.0%。

6.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人力资源大国。

2005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3500万,世界排名1。2006年,我国全职R&D人员达到654.38+0.5万人/年;一支充满活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正在迅速壮大,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研人员占科研人员总数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