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关于老年人的法律条款

法律主观性: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规矩?法律明确规定了老年人的婚姻自主权,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再婚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夫妻共有财产和继承的规定,老年人的同居和“婚姻”不受法律保护。下面边肖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民法典》对老年人再婚有哪些规定?1.法律明确规定了老年人的婚姻自主权。《民法典》第1069条特别规定:“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和婚后生活。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婚姻关系的变化而消灭。”2.《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再婚老人的赡养问题。《民法典》第1069条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婚姻关系的变化而终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一条也规定:“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婚姻关系的变化而消除。“子女以停止履行赡养义务相威胁,干涉父母再婚,或者因父母再婚而停止履行赡养义务,都是违法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夫妻* * *对财产和继承的约定。《民法典》第1062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入;知识产权收入;通过继承或赠与获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双方。第1063条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财产。因此,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老年人婚前的财产所有权不受再婚的影响,再婚后的上述财产收益应为夫妻共同财产。但《民法典》第1064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和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全部或者部分所有、部分所有。该协议应为书面形式。因此,在书面协议的情况下,法律尊重双方的意愿,丈夫和妻子可以自由商定其财产的所有权。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夫妻是对方的第一法定继承人。再婚夫妻和老年人的子女享有平等的继承权。然而,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在不侵犯他人权利的情况下,老人可以立遗嘱,按照自己的意愿分配全部遗产。4.老年人同居、“走婚”不受法律保护。《民法典》要求已婚男女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处登记结婚。只有领了结婚证,夫妻关系才能成立。就像青年男女未婚同居一样,老年人同居和“走婚”也不受法律保护。“走婚”遇到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比如“走出婚姻”的老人突然生病或遭遇意外,或者“走出婚姻”过程中财产丢失或被盗,子女可以责怪对方或家人,引发矛盾纠纷。同居和“外出结婚”的形式,虽然排除了老年人再婚引起的房产、财产分割纠纷,但实际上是违法的,不受法律保护。此外,老年人同居、结婚也给诈骗分子创造了机会。依法结婚登记是防止被骗的有效途径之一。有问题需要沟通解决。如果你不清楚内容,你想知道更多。建议你及时寻求网络律师的帮助。

法律客观性:

《民法典》第1041条婚姻和家庭受国家保护。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一条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和婚后生活。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婚姻关系的变化而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