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核心主题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根据2010的利润分配预案,公司非公开发行的价格和数量调整为11.27元/股(原11.47元/股)和5.84亿股(原5.74亿股)。

公司向控股股东城建集团、郭盛集团、盛泰投资非公开发行股票,购买工程设计施工、基建投资两大产业板块的核心资产以及郭盛集团、盛泰投资分别持有的基建公司36%股权和65,438+00%股权(* * *含65,438+00公司股权)。

城建集团承诺除完成现有合同外,不再承接新的承包业务。未来所有相关业务将由上市公司独立承担和开展,相关业务未来将通过上市公司发展。资产注入后,根据盈利预测报告,公司重组后的基本每股收益2011将达到0.77元,2012将达到0.83元。1973公司在金山石油化工总厂排水隧道工程施工中,成功开发了“垂直顶进法修建水下取排水口”新技术,在30余条水下取排水口隧道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成果获199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74年,公司在中国杭州湾附近首次应用沉管法修建金山石化总厂排水隧道。1980年,公司承担了上海地铁1线扩能试验工程,完成了地铁盾构掘进和隧道衬砌结构选型,开发应用了高精度钢筋混凝土管片技术,开发应用了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和深基坑支护技术,广泛应用于上海地铁1线和2号线工程。为了发展和应用软土隧道施工技术,公司在初建时就成立了试验站,并在1985成立了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所。

1982至1988,公司承建上海延安东路隧道北线工程,采用自主研发的φ 11.3m格栅液压机械开挖盾构掘进圆形正洞,成功穿越黄浦江浅土层及两岸地下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还开发应用了钻吸沉井法、地下连续墙围护衬砌混凝土逆作法等多项新技术。该工程获得国家建筑工程金奖、鲁班奖,技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以来,公司依托20多年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优势,积极拓展土木工程施工领域,从地铁、越江隧道工程到污水排水、电厂取排水隧道、市政管道工程、基坑围护、地基处理工程。自1990以来,公司逐步进入道路、机场、高速公路、高架道路、立交桥、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等工程领域。公司施工领域逐步扩大,施工产值逐年增加,企业利润不断提高。公司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施工企业、全国最佳施工企业、中国施工企业百强。1993年,公司改制为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并于6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建筑企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公司非常重视公司管理和资本管理。公司建立健全路桥公司、基础灌浆公司、盾构分公司、槽墙分公司、结构分公司、设备分公司、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构件分公司等。公司还重点改造机械厂和建筑防水材料厂。该机械厂已成为中国盾构掘进机的专业制造商,制造了50多台直径为1.5m ~ 7.65m的盾构..盾构制造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65438-0998,公司收购并控股上海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收购上海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院、上海城建设计研究院。公司总股本达到3.76亿元。

1999年,公司出资3.96亿元参与17年上海公路建设总公司拥有的胡加高速公路经营权,迈出资本运作的一大步。同年,公司出资4亿元投资宁波长虹隧道,首次以BOT形式投资重大项目。

1999期间,公司承建了国内最大沉管隧道上海外环隧道,先后完成了大型干船坞工程和8车道大型沉管混凝土接头浇筑施工。

2000年又进行了其他工程,如宁波长虹隧道、广州地铁2号线隧道、上海地铁明珠线二期、苏州河整治工程、外环线及立交工程、外高桥电厂取排水隧道、张昭高速公路等。公司还积极开拓海外土木工程市场,完成新加坡地铁东北线10 km段隧道工程,中标建设污水排放隧道工程。

2000年后,公司一方面继续加大工程建设的承接能力,同时开始采取多向发展的趋势。国内大量地下工程项目使公司规模日益扩大,在施工领域的技术优势日益明显,完成了“四号线修复”、“长江隧道”等世界级工程。同时,投资规模逐步扩大,先后投资了大连路隧道、A30郊区环路、钱塘江隧道、常州城市快速路等一系列项目。

2005年在国家863计划中成功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6.34m EPB盾构机“先锋”,2007年研发了11.22m泥水平衡盾构机“越捷”。盾构机不仅在国内取得了优异的销售业绩,还成功打入了国际市场。隧公司的“先发制人”意识决定了隧公司在21世纪初成为一家大型复合型集团公司和技术优势集成公司。“以技术取胜”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