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区经济

2009年,七星区地区生产总值112亿元,同比增长14.4%。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142.98亿元,同比增长12.70%。规模工业产值208.2亿元,同比增长26.98%。

2013年,七星区地区生产总值15898亿元,同比增长12.4%;财政收入1218亿元,同比增长12.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8亿元,同比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0.29亿元,同比增长15.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38亿元,同比增长13.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55元,同比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9元,同比增长15.3%。2012年,七星区农林牧渔总产值2.7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65438+18万元,渔业产值0900万元,畜牧业产值132万元,服务业产值15万元。粮食种植面积5万公顷,总产值25万吨。

2013七星区发展富硒水稻和超级稻种植、番茄大棚种植、竹鼠养殖、珠江华侨菜篮子和蔬菜基地等特色农业,城郊休闲农场等特色水产养殖和农村经济。农业总产值2.77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建设了8条农村公路和2个普惠制新农村,启动了4个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潮整村推进、石漠化治理和漓江防洪堤。2013年,七星区实施“强大扶小扶微”工程,争取上级部门政策支持7400多万元,投入技术改造资金2913万元。电气电子新材料产业基地、南窑整体搬迁二期GMP改造等一批工业技改项目顺利推进,全年新增规模企业6家、微型企业240家。

2013年,七星区实现工业增加值83.99亿元,同比增长15.9%;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工业产值超亿元的有53家,税收超2000万元的有10家,利税同比增长超过15%的有27家。有19家企业成为广西自治区和桂林市“工业化和现代化”示范企业,62家企业成为广西自治区和桂林市“工业化和现代化”应用企业。

高科技产业

2002年,七星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840亿元,工业总产值86亿元,各类企业90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280多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家,超亿元企业11家,产值超5000万元企业20家。166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共实施高新技术项目682项,其中国家火炬计划等国家级项目44项,广西自治区火炬计划等自治区级项目118项。开发了342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其中45%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其中7项为世界独有,45项为中国独有。形成了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环保产业五大支柱产业。一平方公里新建区内企业9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5家,规模以上企业28家,人均产值24.6万元,人均利润1.2万元,每平方米土地产值4500元。2012年,七星区第三产业增加值57.49亿元,增长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513亿元,增长15654.38+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66亿元,增长17%。

2013年,七星区利用外资达65438+16万美元,居桂林市十二县五城区之首。引进市外内资631.5亿元。200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2.38亿元,同比增长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