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八大重要政策“很给力”

南京:八大重要政策“很给力”

南京市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会上发布的四个文件都聚焦人才,包括《南京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草案、《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紫金人才计划的意见》、《南京市高校创新,在大会上一个小时的讲话中,市长透露了“渴求人才”的紧迫性。以下是我在南京整理的:八条重要政策“很给力”,欢迎参考。

八项重要政策“非常有力”

“不能早醒晚起。”市长指出,许多外国城市都来南京招聘人才。南京站不到围墙边上,但是被挖了。

在谈到留住人才和其他要做的事情时,市长特别表示,要创造适合各类人才的环境。比如南京将建设国际社区,提供衣食住行等国际服务。还要推广“高校创新,园区创业”的人才工作模式。他说之前在扬州工作的时候,看到一些外来人才周末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找他们提要求。结果他们都说要在大学兼职。市长说,南京也要推广人才在高校当教授,在园区工作的模式。

此外,给出了八项重要政策:

“人才投资优先政策”是为了优化人才资金的投向,促进人才投资与创新价值链的有效对接。确保教育、科技和卫生支出的增长速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0年提高5个百分点。加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投入,确保不低于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

“人才国际化政策”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政府奖学金项目和重大项目人才全球招聘制度。实施“紫金人才计划”。建设国内国际领先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提升“南京蓝卡”国际化服务水平,打造南京国际化办公生活软环境。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政策”是在2020年建成大学校园、公共社区、科技园30个知识创新区。实施研究生培养“行业教授”和“双导师制”,选派高校、科研院所优秀复合型人才到区县工作,对到企业工作的博士生给予特殊奖励。对企业和用人单位接受高校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行补贴政策。

此外,重点政策还包括:人才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引导人才合理流动政策、促进人才发展公共服务政策、保障人才住房政策、引导人才需求政策。

五大重点工程“网罗”高端人才

为了招才引智,南京还制定了五大重点人才工程。包括:

自2010起,“紫金人才计划”以三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投入10亿元,重点资助10顶尖人才(团队)、100领军人才(团队)、1000急需紧缺人才。

“中山青年人才工程”以南京高校优势学科和骨干企业为依托,每年重点扶持500名拔尖青年人才。

“金陵名家大师工程”每年重点支持和资助100名文化艺术大师开展创作、研究、演出等活动。通过培训和项目资助等方式,每年重点培养和支持100名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带头人和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

“现代服务业金领工程”大力引进和培养从事创新创业投资、金融产品开发和金融信息管理的国际金融服务业人才。到2020年,引进和培养5万名以高层次金融保险、服务外包、软件和信息服务、贸易营销、商务会展、知识产权、现代物流、公共服务人才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人才。

“高技能人才倍增工程”要建立市级企业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金,每年培养1.5-2万名有精湛计划、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到2020年,建设10个国家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加强青年高技能人才和紧缺技工培养,力争使青年高技能人才占高技能人才总数的40%以上。

首诊医生会给6.5438+万支持。

以紫金人才计划为例,对顶尖人才(团队)给予300-500万元的创新创业扶持资金,专项最高支持可达654.38+00万元;给予领军人才(团队)1,000-200万元支持创新创业起步;给予急需人才500-1万元启动创新创业。

在办公用房和住房方面,还将为顶尖人才提供不低于3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和不低于120平方米的公寓住房,为领军人才提供不低于2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和不低于100平方米的公寓住房,为急需紧缺人才提供人才公寓且无三年租金。

此外,在推进“高校创新、园区创业”人才工作模式方面,南京将对首次创业的博士或副高级职称人才给予65438+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支持。

人才匮乏

到2020年,新兴产业将出现654.38+0.2万的人才缺口。

“说”南京人才结构性缺陷的人多,“做”的人少

市长说,其实南京最有潜力、最有优势的资源是科技、教育、人才。正如大家所说,全国有50多所高等院校,600多个省级以上科研机构,76万科技人才和大学生,81名两院院士。但必须指出,南京人才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人才布局和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短缺,自主创新人才缺乏。比如30%的人才在教育行业,20%在制造业,只有0.9%在金融业。“可以看出,我们有一个‘倒金字塔’结构,但在发达国家则相反。

4月份成立的金融办还没有招到真正有才能的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市长认为应该采取许多措施。招商引资和吸引人才要并重。以南京的现代服务业为例,南京停留在传统的商业、商场等层面,缺乏一批软件系统架构师,缺乏一批金融、创投、基金、物流规划、配送、会展策划、旅游设计、工业设计方面的人才。

他还举例说,南京要建设软件名城,现在急需50万软件人才,希望通过培训和引进来解决。培训就是引进世界软件行业培训中心,培训大学生跳槽。再比如金融中心的建设,也需要大量的人才。“南京需要与上海进行分工,主要是在金融服务业方面。”在这方面,南京急需创业投资和资金方面的人才。他还提到,南京市今年4月专门成立了市金融发展办公室,主要负责协调和促进当地金融业发展,引导金融和资本市场支持当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此外,早在今年9月,南京就公布了未来三年要打造的十大功能板块规划,包括河西板块、南部新城板块、麒麟板块、燕子矶板块、下关板块、浦口新城板块、江心洲板块、老南城板块、李白风景带和住房保障工程。“这些都需要城市规划人才来帮助实现”。此外,南京未来5年将建设176公里地铁。从策划到运营,需要大量的人才。但目前南京拥有具有国际视野的规划人才,交通智能方面的人才匮乏。

到2020年,新兴产业将出现654.38+0.2万的人才缺口。

记者注意到,针对市长提到的这些人才缺口,文件也有目标要求,包括突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紧贴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领域需求,加大急需人才开发力度。到2020年,在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钢铁等支柱产业,电力自动化和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信、软件和服务外包、金融业、教育文化等领域培养和发展1.2万人。,从而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专业人才数量充足,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为解决这些人才缺口,南京还列出了主要措施,包括定期发布急需人才目录。打造麒麟科学城、南京无线谷、模道科技创新园、南京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与产业基地、江苏白马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成为高层次的人才聚集和培养平台。

创业扶持政策

1,微型企业的定义

微型企业是一种员工人数少、产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产品和服务单一、经营规模小的企业组织。具有启动成本低、就业弹性大、见效快的特点。我市扶持的微型企业主要是指员工20人(含投资人)以下,企业家投资65438+万元及以下的企业。

2、微型企业创业扶持对象

微型企业的创业扶持对象是国家政策扶持的“九类人”,包括:

(1)大专毕业生。指毕业未就业的具有全日制中专、高职、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以及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教育毕业证书的职业学生(含本市集体户口)。

(2)下岗职工。指持有《就业证》或《职工失业证》的本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后需要安置的职工、城镇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已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并持有《城镇失业人员失业证》和《最低生活保障证》的其他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3)返乡农民工。指在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在户籍所在地以外从事工作、经营1年以上,并持有外出工作、经营相关证明的本市农村户籍人员。

(四)“农转非”人员。指因农村集体土地被政府依法征收(使用)而登记为城镇居民的本市居民。征地时已安置就业且户籍关系迁出本市的除外。

(5)三峡库区移民。指本市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的淹没移民和占地移民。

(6)残疾人。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残疾人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残疾军人证》,并具备创业能力的人员。

(7)城乡退役士兵。指本市行政区划内具有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的所有退役士官和义务兵。符合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已安置的除外。

(8)文化创意人员。指从事文化艺术、动漫游戏、教育培训、咨询策划、产品、广告、服装设计等行业的本市居民。

(9)信息技术人员。指从事互联网服务、软件开发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服务的本市居民。

3.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的要求。

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政策的创业者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本市户籍(含集体户口);

(2)属于“九类人”;

(三)具有创业能力;

(四)无企业在经营;

(五)“九类人”申请人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全体投资人出资的50%;

(六)其他应当具备的条件。

4.申请人需提交的材料

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的创业者应当向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提交下列材料:

(一)微型企业开业申请书;

(2)身份证明;

(3)户口本;

(4)住所证明;

(五)属于“九类人”的证明材料;

(六)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住所与身份证明或者户口簿载明的地址一致的,申请人可以不提交居住证明。

5.申请人是否必须接受创业培训?

各区县(自治县)微型企业办公室收到工商所提交的申请审批材料后,应当组织开展面向申请人的微型企业创业培训,接受过创业培训或者具备相关创业知识的申请人可以不参加。申请人有创业培训经历的,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申请,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培训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

6、创业培训的主要内容

微型企业创业培训是政府提供的免费培训。微型企业创业培训以提高申请人的创业能力为目的,开展政策解读、项目选择、担保贷款、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合同签订与风险规避、员工就业与社会保障、工商税务知识、创业案例分析、创业投资方案制定与答辩等培训内容。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机构出具毕业鉴定意见。

7、业务审核的流程和时限

创业审计按照尽职调查与集中联审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申请人向拟创业所在区县(自治县)微型企业办公室提交创业投资计划后,微型企业办公室审核人员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并将初审意见提交由工商、财政、税务、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技、金融、贷款银行、担保机构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审核小组进行集中联审。审核组原则上在10个工作日内审核1次,审定财政资金补助比例。

8、审核后,微型企业注册流程。

(一)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后,申请人应在拟开业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等银行中选择一家开户银行以预先核准的企业名称开立账户,并将投资款存入账户。

(二)申请人通过创业审核且投资资金到位后,区县(自治县)微型企业办公室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资金补助。财政部门根据微企办核定的补贴比例,在5个工作日内将资金补贴资金划入申请人开立的账户。

(三)创业者投资资金和财政补贴资金到位后,区县(自治县)微型企业办公室按照企业登记的有关规定,在5个工作日内将相关材料移交企业登记机关,完成营业执照的办理。

9.对微型企业有哪些扶持政策?

(1)金融支持政策。市财政部门根据市微企办确定的各县(自治县)微企发展规划,每年安排支持微企发展预算,将补贴资金切块下达到各县(自治县)财政部门。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对市级财政资金和区县(自治县)配套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和统筹安排,向申请企业拨付资金补助资金,补助比例控制在注册资本的50%以内。

(2)税收支持政策。从微型企业成立的次年起,财政部门按照企业上一年度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计算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补贴总额以微型企业获得的等额资金补助为限。微型企业凭完税证明和营业执照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税收扶持政策。

(3)融资担保支持政策。微型企业可在开户银行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可用于借款人流动资金或固定资产购置。贷款金额不超过投资者投资额的50%,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基准利率执行。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期限为1-2年,按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贴息。申请创业扶持贷款的微型企业,可由三峡担保公司或各区县(自治县)政府指定的当地专业担保公司提供担保。

(四)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微型企业办理许可、年检、年审手续,三年内免交行政事业性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