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或歌曲作者对发行歌曲的歌词或曲调不满意。调整后会重新发布吗?
会在重新发行中被改写或整理有想法的歌手在前进的过程中总会不断思考自己的方向,或者借着某种契机调整自己的音乐路线,不一定适合、成功或能被所有人接受,但还是应该得到支持或肯定。这是任何一个歌手有更好发展的必经之路。就像听徐佳莹的《心理学》专辑,一开始很矛盾,但也欣然接受。无所谓好坏,也无所谓适不适合。
值得称赞的是,她借《心理学》这张专辑刻意拉开了与前四张专辑的距离,在制作和声音上区分了这种意图。的确,《心理学》这张专辑和徐佳莹之前的四张专辑在气质和制作上还是有明显的差异。可以说《心理学》这张专辑升级了,编曲丰富、可听性十足,配乐在编曲、制作、中心情感的表达上都很华丽,弥补了徐佳莹以往作品编曲相对单一、音乐结构单薄的不足。事实上,人们一直希望徐佳莹能提高他的音乐水平。现在,在陈建骐、陈俊豪和陈思达的帮助下,整个音乐面貌焕然一新。他听到的是徐佳莹,他听到的是“言不由衷”,?灰色的?《到目前为止》的编曲大气、饱满甚至华丽,具有现场氛围感,以此来突出徐佳莹声音中饱满的情感浓度和细腻程度。
叠加在一起,真的有很棒的听感体验,再说说徐佳莹专辑内容中心感受的表现
“心学”这个中心概念我不想讲太多,但我还是一直觉得有点空虚。我不想牵强附会地把这些作品串在一起,也看不到强大的说服力让这些歌曲围绕一个中心概念。总之这是很多歌手专辑打概念牌时的通病,实际意义不大。
徐佳莹在专辑《心理》中对内容和感情的表达也与之前的专辑有很大不同。不同的是,他从小我变成了小我,音乐视野变得更大更广。以前很大程度上是为自己而唱,唱的是小情怀,个人情怀,但在这张专辑里,我开始升华,她变成了
“我们”的代表就是代表我们唱歌,唱的是生活和人生,逐渐摆脱自我。人,言不由衷的话,儿歌,心理学等作品自然在内容上变得更加深刻迷人,不再局限于一些小情绪的坚持和纠结,不再流连于一些小感情的氛围中,进而让音乐的辐射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