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凹陷刘庄气田的发现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据四物地震普查发现,斜坡高部位的刘庄构造(地震测线J180桩号31450北190 m)圈闭面积约11平方公里,属于三河次凹北坡第二级台阶上的鼻状构造,被一条断距约300米的断层遮挡。
1974 10月,3007钻井队再次担负起主攻的重任,在此构造上施工了东60井。乌普为此采取了严格的工程措施,并加强了综合研究工作,与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颜钦尚教授合作,对东60井阜宁组沉积相带进行了综合研究。
东60井钻至1152米,进入阜宁组二段时,遇到灰色泥灰岩、生物灰岩含油岩屑,立即打孔取心。根据我现场的原始记录,这个特殊岩性段的全过程如下:
井深在戴南组剥蚀面以下942米,即进入阜宁组四段。在165438+1189m的51m层段,除生物灰岩外,还有粉砂岩、粉细砂岩等油斑,含油和含油油气显示强烈的荧光反应。全井段共取心7次,岩心收获率大多达到100%。完井后综合横向测井显示油层总厚度26.4米,其中含油油砂11.5米,含油泥灰岩和生物灰岩8.3米,泥灰岩和砂岩互层,含油6.6米..为了进一步落实油气层,在5个井段钻取了68口取心井,35口井获得成功。12层井壁取心分析,含油40.86%,含水27.07%,孔隙度26.13%,渗透率152.53 ~ 175.46毫达西。测井解释:含油54.5%,孔隙度21.8%,最高渗透率203.86毫达西。该井资料优良,是董子豪井地质录井质量最好的井。当取出生物灰岩岩心时,只看到一点点亮晶晶的东西,于是我断定这是含气层的气体淋滤痕迹。研究分两次试验:第一次在阜宁组1段1229.03 ~ 1332 m钻井,12日产原油7.91 m3。第二次,次年4月30日,阜宁组二段生物灰岩1151.2 ~ 1153.74m,1138.0 ~ 1468。无阻流量341,000立方米,日产稳产26万立方米,首次发现苏北刘庄天然气田,确认阜宁组二段为苏北新的油气产层,为苏北今后勘探部署提出油气并重发挥了重要作用。测试过程中,科工五院张、、、王桂新等科技人员和现场试采队工人夜以继日,为东60井的放空贡献力量。
此后,在1975年3月15日,乌普3206钻井队在刘庄构造钻遇东64井,在阜宁组二段,即生物灰岩1140.0 ~ 1146.14m段再次发现气层。
刘庄气田的开发得到了国家地质局、石油地质局、江苏省委省政府、金湖县委、江苏省石油勘探指挥部的表彰。金湖县委还特意设宴招待了我们的主战人员,让大家品尝了洪泽湖美味的大闸蟹。
说到洪泽湖,有一个历史故事:
公元616年,杨迪·杨光乘龙舟从洛阳到长江以南,这是一个干旱的季节。他经过破釜池,遇到大雨,就把破釜池改为洪泽普,唐代叫洪泽湖。这就是洪泽湖名字的由来。
据史料记载,泗州城建于北周末洪泽湖西南畔,成为南北交通枢纽,城内街道繁华,宝塔雄伟。宋朝建安时期(公元1127 ~ 1130)毁于一场大火。从明英宗正统二年到清康熙十九年的240多年间,先后发生了四次淹没泗州城的惨烈灾难,以至于泗州古城被洪水吞噬。
1966年间,淮河流域大旱,淮河断流,洪泽湖干涸见底,露出湖西南的泗州城遗址。
洪泽湖与金湖凹陷相连。在金湖油气勘探的同时,为了扩大成果,第六物探大队成立了湖泊地震队,对洪泽湖进行地震调查。
7月27日,1976,乌普3203钻井队在金湖凹陷黄庄构造完钻东66井,钻遇阜宁组二段油层,深度2006.3 ~ 2009.88米。次年5月5日,尝试获得工业油流,最高日产原油12.42立方米,发现黄庄油田。
此前,乌普32333钻井队在金湖凹陷汴塘构造钻探了东45井,在阜宁组二段1811.8 ~ 1817.34m处钻遇油层。经过酸化、压裂等增产措施,8月达到1979。
至此,乌普、四物在金湖凹陷发现了刘庄气田和两个油田,大大提高了凹陷的油气评价,标志着他们参加苏北石油会战以来的一次大胜利。
五年来,乌普在苏北地区钻井82口,总进尺197833.07米,其中深井74口,进尺190587.72米,包括海安凹陷和盐阜凹陷的钻井工作量。
65438-0977,刘庄气田移交给江苏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后立即投入开发,主要用于采气。1985年天然气年产量17万立方米,原油4000吨。
当乌普从江汉靖州来到苏北时,他想用超高产的经验在苏北创造更辉煌的业绩,但他没能做到。
正如清代诗人唐有增所说:“地势天然,楚江阔,自古借荆州难。”就油流产量而言,由于苏北盆地客观地质条件多方面的限制,单井产量一直没有超过1000吨/日。
然而,苏北盆地有其自身的地质特点,始新统阜宁组沉积了一套特殊的岩性剖面。特别是金湖凹陷东60井和东64井阜宁组二、四段获得高产天然气后,引起了油气地质界的极大关注和兴趣。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颜钦尚教授、教授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向教授与我们合作,对金湖凹陷阜宁组沉积相和区域地质环境进行了研究。
生物灰岩富含多毛类等化石,往往能成为造岩生物,形成虫礁灰岩和虫碎屑灰岩,从而成为盆地重要的油气储集岩。
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介绍,这些蠕虫的管化石属于环节动物门多毛目环节动物亚纲的隐居亚纲,隶属于3科6属7种:
(1)蠓科蠓科:
(a)角翅目的森普利亚科:
(一)中华角尾虫(新属新种)sinoditrupaconica Yu et wenggen et sp . nov
(二)束状广州管圆线虫(新属新种).
(三)斯古耶尔森菌?四沟茧蜂属(新种)
(b)螺rbine:
(一)江尾螺(Dexiospira)属江苏右足类一新种。
(二)斯皮罗毕斯虫
(2) Terebellidae:金湖翼手目?(新物种)Terebella?n .精武玉和王,新种
(3)双翅目的双翅目昆虫:
筛前瘿蚊属。十一月(新属新种)
摇蚊科动物分泌钙的微曲锥管和螺旋管:昆虫科和双翅目昆虫分泌粘液结合的颗粒、鲕粒、甲壳类动物和陆源沙。其中摇蚊科的簇虫在该地区分布最广,数量最多,能形成礁状体。
多毛类蠕虫是典型的海洋动物,多见于海相地层或半咸水河口沉积物中,应属于咸水或微咸水、海洋或过渡性海洋生物。
除了多毛类蠕虫的管化石外,还可以看到藻类。它是建造碳酸盐岩的重要造岩生物,种类主要是低级蓝藻。根据朱浩然的研究,中国的枝孢菌常代表海洋环境,与昆虫纲相同,应推定为咸水环境。同时还有鲈形目、水龙骨科、洪泽洞庭香鱼的鱼类化石(新种)。11月在阜宁组四段页岩中。
根据上述化石种类和东64井岩心发现的阜宁组海绿石指示矿物,初步认为金湖凹陷阜宁组沉积属于浅海相或海陆过渡的河口湾相。
在古近纪岩相古地理中,苏北盆地出现了海侵沉积。需要了解湖盆如何与大海沟通?海在哪里?苏北及周边的区域背景是怎样的?我们来大致了解一下与苏北相邻的几个东部盆地的沉积情况:
江汉盆地:据刘报道,江汉盐湖有孔虫主要为五耳虫、三耳虫及少量瓶虫,并可见稗草,硼含量为0.018% ~ 0.035%,沉积过程可能受海水影响。
渤海湾盆地:根据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唐湘华的报告,钙质超微化石,如网纹藻(Reticulofenestra sp)。颗石藻。和东濮凹陷北部沙河街组三段中下部发现有冠旋回。物种。
辽河西部凹陷沙河街组1段下部的钙质超微化石为Retjculofenestra sp .,球菌属。和Cyclocococithitina sp .
在大西洋两岸始新世中晚期至渐新世的海相地层、西北高加索的纳尔奇克、德国中部和北部以及美国阿拉巴马州都发现了钙质超微化石。
可见,苏北古近系阜宁组的化石与整个东部地区古近系的几个盆地的海侵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时期处于海陆过渡环境,时而与海洋相通,时而封闭。渤海湾盆地除钙质超微化石外,还有海鱼、藻类和有孔虫,数据的可靠性毋庸置疑。
研究者认为,用海陆过渡的“河口相”来概括苏北阜宁组沉积相是恰当的,因为它富含有机质,创造了良好的生油条件,所以在油气地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