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双创的软环境?

在地方经济的转型中,“双创”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效果如何,政府服务意识、细致服务等软环境因素非常关键。影响“双创”软环境的因素很多,但这些细节对政策效果影响很大。“有的地方投资人来考察,连喝咖啡的地方都没有。人们看完之后再也没有来过。事情本来就很小,反映出当地基本服务意识的缺失。”陕西红土创新基金总经理陈说。浙商创投合伙人杨志龙说,在京,投资人“在家”看项目,第三方机构会整理创业项目信息,送上门;在东北或西部地区,缺乏基本的第三方服务,投资者不得不一个接一个地去考察项目,“效率低下,不利于风险投资氛围的形成”。

有的地方国家政策的出台还停留在“以文件落实文件”,有的文件“锁在抽屉里”。“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主动突出政策,为民营企业服务。从政策到资金,各地对“双创”的支持力度都很大。”市、区科委引导我们走自主创新之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煎药机。研发产品得到市场认可后,给予654.38+0.5万元产业化扶持资金,推动产品推向市场。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公司的姜立斌说,政府的支持对企业创新起着助推引擎的作用。这只是全国支持创业创新的一个缩影。督查发现,各地认真落实国家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相关政策,从政策创新到各类产业基金的设立,再到服务机构和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想办法、搭平台、引资金、促创新:在福建,政府出台互联网创业服务实施办法,支持民营互联网创业孵化器发展,形成了一批发展模式多样的民营创业孵化器。在重庆,政府正在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信息技术、检验检测、投融资等领域的创业创新服务机构,同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为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