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有哪些内容?

3月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要点如下:

2020年主要工作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审结案件35773件,地方各级法院审结执行案件2870.5万件,结案目标71万亿元。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维护防疫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

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审判执行任务,审结涉恶刑事案件33053件226495人。

维护人民生产生活安全。审结重大责任事故、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等刑事案件2165件,涉及3384人。审结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654.38+0.5万件,涉案金额2.9万亿元。

严惩腐败犯罪。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2.2万件2.6万人,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让非法所得无处藏身。

严惩网络犯罪。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网络赌博、网络黑客、网络谣言等刑事案件3.3万件。

坚持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相统一。确保无辜的人不受刑事调查,有罪的人受到公正的惩罚。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准确服务“六稳”和“六保”,优化营商环境。

用法治手段处理诚信缺失突出的问题,让虚假陈述付出代价,让制假售假者受到惩罚,让碰瓷者落入法网,让诚实守信者受到激励,推动诚信社会建设。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46.6万件,同比上升11.7%。

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服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结破产案件10132件,涉及债权1.2万亿元。

服务扩大内需。

为脱贫攻坚战服务。对困难群众给予910万元司法救助,防止因案致贫返贫。

为金融健康发展服务。

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一审审结环境资源案件25.3万件。

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服务拓展和对外开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民法典,全面清理司法解释。

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审结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案件654.38+0.347万件。

加强人格权保护。通过一系列保护人格权的案例,充分保障人身自由,切实尊重人格尊严,充分彰显了人民在我国民法典中的地位和国家人民的主体地位。

推进和谐家庭建设。审结婚姻家庭案件654.38+0.649万件。

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我们绝不容忍各种挑战法律和社会道德底线的针对儿童的严重犯罪。

加强涉军维权工作。

保护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我们将普遍建立一站式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3.3万个调解组织、16.5万名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为群众提供菜单式在线调解服务,累计调解案件654.38+03.6万件。

基本建成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快速处理案件693.3万件。

实现跨域备案服务全覆盖。

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深化诉讼制度改革。15省区市305家试点法院推进民事诉讼程序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坚持司法改革与信息化建设相融合。疫情期间,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充分展现,“审判执行不停歇,公平正义不停歇”。

完善解决执行难的长效机制。全国法院受理执行案件654.38+00.592万件,执行995.8万件,金额654.38+0.9万亿元。

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中央有关部门表彰了458个集体和703名个人。

提高司法能力。培训了320.8万名警察。

包括魏静静在内的29名法官以身殉职,用奉献和牺牲诠释了他们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司法腐败,培育清风正气。

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在今后一段时期

主要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司法为民。严格公正的司法。全面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改革。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站式多元化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

资料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人民法院新闻媒体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