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之星”动力集中型电动车组的发展历程
2001年8月,“中华之星”项目通过技术设计审查,开始进入试制阶段。在一年多的试制阶段,四大主机厂制造的动力车和拖车在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滚动试验台上,通过了330km/h和400km/h的模拟动态试验。
2002年9月,“中华之星”动车组在位于北京东郊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形铁路试验基地组装完毕,列车编组调试工作开始。试验过程中,对电力机车的各项功能进行了测试,包括牵引、制动和电空联合制动的基本功能,然后完成了机车调试。当年6月5438+065438+10月,“中华之星”分别在北京环线铁路试验基地和秦沈客运专线进行了高速综合性能试验。
2002年10月27日,165438,“中华之星”在冲刺测试中达到了321.5km的最高时速,创下了当时中国铁路的测试速度纪录。2002年6月28日,时任铁道部部长傅志寰视察,计划尝试中华之星。在列车返回基地前的空车试验中,出现了A级重大故障:进口件(车辆轴承)温度高达109℃,触发了车载轴温报警系统。所以我决定停止实验。
2003年6月5438+10月,“中华之星”开始对秦沈客运专线进行线路运行考核。从2003年4月至2004年2月,中华之星已在秦沈客运专线运营53.6万公里,创下了我国新型机车车辆最长试验里程和最高试验速度的纪录。期间出现过故障,但最终“通过了新产品最严格的测试和考核”。2005年初,“中华之星”经历了53.6万公里的线路运行考核,两辆动力车和9辆拖车分别返厂“拆解检查”。经拆解检查,未发现大问题,可确认整车及零部件状况良好。
中华之星于2005年8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运行沈阳至山海关间的临时准高速航班,隶属于沈阳铁路局。列车运行最高限速160km/h/h全程400公里耗时3小时。2006年8月2日,“中华之星”完成了最后一次运营任务,车辆已经停止行驶。
“中华之星”于2011日晚返回沈北,正在进行车体翻新和内部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