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打造产业集群有哪些具体措施?
(2)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认真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与国家和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配套使用,形成支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合力,重点支持服务平台和龙头企业。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关于金融支持促进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精神,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金融支持力度。做好产业集群中小企业信用培育工作,依托“金种子计划”,发挥自身优势,不断优化信贷资源配置,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企业信用培育体系。进一步推进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加大对担保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发展独资、股份制、会员制等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拓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融资渠道。
(3)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园区资源,整合优化升级,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集约度,促进产业集聚升级。通过关停或转移资源消耗高、污染重、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发展潜力小的企业,改变“腾笼换鸟”的传统模式,置换园区闲置土地,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不断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支撑,以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为龙头,以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完善的产业链为主线,以产业链招商,多渠道吸引资金,在生产环节上下游连贯配套的区块、片区形成集中招商, 培育和建设一批以大企业大集团为骨干、中小企业为支撑、关联企业高度集中的先进工业园区。
(4)培育特色产业城镇。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计划,培育“一镇一品、一镇多品”,提高特色产业发展质量、科技含量、品牌知名度和产业集聚能力,推动其做大做强。引导经济强镇和特色产业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软硬环境和条件,增强吸引力和集聚力。通过对经济强镇和特色产业镇的重点引导和扶持,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度高、产业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大、综合经济实力强的经济强镇和特色产业镇。
(五)提高合作水平。积极引导中小配套企业加入集群产业体系,与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分工与合作,形成合理的产业框架。同时,鼓励中小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细化和放大配套产品。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名优产品和大型项目,积极引导企业根据上下游产品进行垂直专业分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生产效率,形成竞争优势。积极推动企业进行横向分工,带动一批配套项目,提高综合配套能力,拓展集群发展空间。
(6)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实施龙头企业引领和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度和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带动作用。引导各类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提高核心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对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聚集。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备相关配套条件的企业延伸产业链。
(7)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确立企业R&D活动的主体地位,完善企业创新机制,引导企业加大R&D投资,鼓励企业建立R&D机构,支持有条件、有潜力的企业开展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技术改造和创新,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集团。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加强关键领域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开放公共实验室和区域、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加快完善科技和产业服务支撑体系,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充满活力、开放竞争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八)实施品牌驱动战略。大力实施品牌驱动战略,提升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促进生产要素向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流动。认真贯彻《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质监局省中小企业办公室关于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意见的通知》(鲁政办〔2009〕22号),积极争取一批省级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品牌企业集聚发展。通过品牌企业的集群效应,培育区域品牌。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和标准、计量、质量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鼓励企业建立综合性品牌,开展企业形象和品牌识别的策划宣传活动,促进名牌产品企业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合作,实现* * *。深入开展质量示范工作,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积极培育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对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大力宣传和重点支持。加强名牌推广,以名牌产品为依托,努力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国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建设一批工业名区、名县、名镇,实现产品名牌向区域品牌的转变。
(9)加快市场开发步伐。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集群内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会和推介会;支持企业组建产业销售联盟,鼓励企业开设产品专卖场所,加强与各类专业市场的合作;推动电子商务进企业,支持企业发展虚拟经营,提高中小企业特别是企业经营者运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同等优先”的方针,增加政府和企业在本市采购产品的优先权。充分发挥专业市场在集群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完善现有专业市场,规划建设一批新兴专业市场,形成专业市场体系。
(10)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引导和推动产业集群建立行业协会、商会、信息网站和电子商务、金融和物流市场、校企合作实训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面向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