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国的重大事件
在肖志国的人生经历中,总有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那就是童年的贫苦生活。然而,谁也没想到,正是这个贫穷的童年,让他与“光”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数年后发展出了“光”产业。
肖志国,1962,辽宁锦州农村人。那时,中国许多地区还没有电灯。在漆黑的夏夜,年轻的肖志国经常和朋友一起抓萤火虫在草丛中飞舞。他们把萤火虫放在透明的瓶子里,带回家用来照明。荧光没有持续多久,亮度逐渐减弱。经过几天的实验观察,肖志国偷偷在蚊帐底部剪下一块网眼,做成口袋,把萤火虫放在里面。他发现不仅亮度明显增强,而且发光时间也增加了很多。虽然当时他还不知道原理,但对“光”的渴望却成了他当时心中播下的一颗理想种子。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童年对“光”的向往情结,肖志国在考上大学的时候报考了物理。并且四年后进入中科院读研究生,专业是固态发光材料。中科院的科研水平和条件在国内是一流的,很多领域的科研成果已经领先世界。著名导师的指导和大量国内外一流文献让肖志国大开眼界,让他如饥似渴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然而,肖志国天生就是个不安分的学生。让老教授们惊讶的是,他竟然用智慧的火花融化了一些坚硬如钢的定律——挑战困扰了外国科学家半个多世纪却久久攻不下的蓄光自发光材料!
在多次实验失败后,肖志国突然意识到,如果继续按照前人的方法强攻,即使成功,也可能要等到生命的尽头。一定要打破常规,找捷径,也许向后想,向前跳才是唯一的出路!正是肖志国的这种观念,成为了他打开真理之门的钥匙。那是一个难忘的灯光之夜。经历了上千次异想天开的实验,无数个不眠之夜,当同学们离开实验室去吃饭时,肖志国抬不起疲惫沉重的头,而他却光着膀子,疲惫困倦地趴在实验桌上。突然,一道耀眼的光惊醒了他,他睁开朦胧的双眼。此时,天已经黑了,但实验室却更加翠绿明亮。已经寻光十几年的肖志国,此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起身走到窗前,玻璃反射着他脸上的荧光...“啊,成功了!”沉浸在巨大兴奋中的肖志国抓起一把发光的粉末,涂抹在身上,离开实验室,在温暖的夏夜里飞了起来...
首战的成功让肖志国很努力。不久,肖志国凭借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开发能力,研制出性能稳定的第一代稀土蓄光发光材料,解决了高效光-光转换材料的世界科技难题。这种新型发光材料是国际首创产品,属于高科技节能环保新材料,发光强度和持续时间是传统硫化锌荧光粉的几十倍。而且这种材料本身无毒无害。
播种“专利”成就新产业
为了不让自己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也像科研院所的大部分优秀研究成果一样,束之高阁。1988期间,中科院高材生肖志国放弃了深造的机会,选择了大连经委的研究所。这是一个集科研、开发、应用为一体,具有政府职能性质的研究机构。在这里不仅可以搞研发,还可以结合实际应用,直接面对企业和市场。为了验证自己的科研成果,肖志国省吃俭用,把一个月的工资大部分花在了实验上,甚至还从父母那里扔了1000元准备结婚。最后只给他留了40块钱结婚证。好事多磨。1992,肖志国已经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转化为世界顶尖技术,但因为资金瓶颈而举步维艰。然而,天无绝人之路。此时恰逢政府积极鼓励科技人员下海经商的热潮。在大连市政府和大连高新区的支持下,肖治国获得了20多万元的启动资金贷款。所以肖志国成立了大连高新技术商业研究院,想做就要做到最好。两年后,肖志国决定最后一搏,成立明路科技集团公司,决心走出一条高科技成果商品化的道路。
或许正应了那句老话——世事难料。创业之初,为了将产品推向市场,肖志国想尽办法寻找商机。在半年的时间里,肖志国几乎走遍了全国。尽管他日以继夜地努力工作,但他仍在挣扎。虽然肖志国走遍了全国几十个他知道自己的产品可以应用的厂家,但在介绍自己的产品时,没有一个厂家相信这个年轻人能造出性能远好于自己的发光材料,而且没有放射性和污染性的产品。就这样,在茫茫商海中,肖志国四处奔走却处处碰壁。
无数的打击和失望让肖志国身心俱疲,处于事业低谷的肖志国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困惑。市场在哪里?如何打开市场?连续几天,肖志国一个人走在海边,万千思绪随着汹涌的大海起伏...市场的变化既迅速又神秘。聪明的企业经营者必须着眼于国内和国际市场,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什么时候放在哪个篮子里,也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望着茫茫大海,肖志国突然觉得自己的眼光太短视了。或许,希望就在远方!在大洋彼岸的海边,肖志国做了一个决定,冲出国门,去太平洋彼岸!
11事件催熟自发光产业
最后,财神爷为肖志国和年轻的明路集团打开了另一扇希望之窗。在德国、日本、美国,跨越太平洋,肖志国受到了高规格的礼遇。一家著名的日本贸易公司,从总裁到全体员工,在公司外列队欢迎他,德国人在一座中世纪城堡式的豪华宫殿里,大宴这位来自东方的客人...肖志国为人类奉献了自己,被誉为世界自发光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很快被广泛应用于世界重要领域。波音、麦道、空客的5000架飞机;纽约世贸中心、悉尼歌剧院等世界著名建筑;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许多大型国际机场都有地铁;劳氏船级社和挪威船级社认可的船舶均采用鲁珉自发光材料制作的标志产品。与此同时,一些经验丰富的国际知名公司也开始了明路产品代理权的商战。世界500强德国赫斯特、美国GE公司等十几家大公司都参加了比赛,在欧美引起强烈反响!
“内室孕育,无人知晓”的明路产品终于在世界自发光产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经过多年的奋斗,肖志国和他的明路迎来了成功的曙光。发光材料有着广泛的工业应用,如塑料、陶瓷、化纤、油漆涂料、油墨、印花糊料等许多领域,实现其发光功能。目前,在肖志国的带领下,明路集团在发光材料领域申请了40多项发明专利,在世界自发光产业领域打下了深深的中国印记,新的自发光产业已经形成。
20065438年美国9.11事件中,在自发光材料的引导下,惊慌失措的人群仅用了1.5小时就安全撤离,比使用发光材料前的1993年世贸中心汽车炸弹爆炸整整多了6个小时。
肖志国及其明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的成绩引起了国内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公安部和建设部已联合批准在新批准的国家防火规范中实施夜光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系统,天安门广场改造、人民大会堂、三峡工程、上海地铁、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金茂大厦等国家重点工程也率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