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些地方出口的假货最多?
在莆田中国安福电商城、广州白云皮革城、义乌小商品市场、深圳华强北以及沿海发达郊区的许多工厂,机器在异地日夜轰鸣,但他们生产的高仿商品却有着相同的销售路线——有的出国旅游,通过代购品牌出口国内销售,有的直接出口国外。
只要承担加工费,就能以名牌的价格卖出,收获十倍百倍的溢价。如此简单的创富,却把高仿传播到了各个行业。
手表、皮革制品、帽子、鞋子、香水和化妆品、玩具、服装、各种加工制成品、烟草、五金、电子零配件、小型电子产品和音像制品等。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成为世界山寨工厂。
诈骗排名第一的是广东,其次是山东和江苏。
2017年6月,《消费者报道》聚焦“产品造假窝点”,梳理了2001以来,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质量新闻网上曝光的1187条产品造假新闻。广东、江苏、山东,2001到2015平均GDP排名前三的省份,也是假新闻曝光较多的省份。广东作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大省,接触假新闻最多。
从假新闻曝光情况来看,广东、山东、江苏位居前三/消费者举报。
阿里巴巴平台管理部2016的数据也显示,全国线下疑似假货团伙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福建、上海、山东等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北京,经济发达的大首都,是唯一突破200个帮派的内陆地区。
这些假货行业兴盛的地区,大多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河南人善于打假,这似乎不太符合中国的传统印象。相反,人们心目中的经济发达地区才是打假的重灾区。
这种现象背后的逻辑也很明显。商品贸易越活跃,制造业越发达,制假售假行为就会成比例增加。在贸易不景气、制造业落后的地区,由于市场、技术、物流等原因,制假售假活动受到的限制太多。
为什么明知是假货还要买?
那么,什么样的假货最有市场竞争力呢?换句话说,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产品?研究发现,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很多消费者即使知道是假的,仍然倾向于购买。
第一种情况,假货的效果和真货差不多,而真货和假货的价格差很大。这种价格差异往往是由巨大的知识产权附加值或推广费用造成的。名牌服装、盗版光盘、仿电子产品。每年,像雷朋眼镜和迈克尔美谛高丝这样的品牌都在世界范围内被检查的假货之列。
第二种情况,在消费者看来,这类假货的潜在使用风险相对较小。比如穿的物品,而不是胃里吃的药物或食物。消费者普遍害怕购买假冒的食品和药品。
第三种情况,没有办法买到真货。比如高价药,还没有进入国内市场的洋货,普通人买不到真货,只能用假货代替。
世界上被检查最多的假货/网易数读
那么厂家最愿意生产什么样的假货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单品利润率高(知识产权附加值高的产品),劳动密集型行业(制假工厂一般是小作坊),产品体积小,便于运输、携带、邮寄和藏匿。且拆装方便。
我们可以发现,需求和供给的结合点在于可穿戴的奢侈品、化妆品或者小型电子产品。产品的相关产业往往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比如以制鞋业闻名的福建莆田,就盛产假鞋。
因为获取原材料,技术工人,生产线,甚至找物流,找买家都非常方便。所以很多正规的代工厂商也利用自己过剩的产能参与到打假行业中。
更多外贸干货,请关注“腾道外贸大数据”
腾道外贸大数据精准挖掘目标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