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术语委员会

自国家科技术语审定委员会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术语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科技术语的产生也有很长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概念的命名,在《论衡》、《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众多科学著作中都记载了大量的科学术语。如今,科学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每天都有新的科学概念产生,大量的科技信息需要传播和交流。科技和经济的全球化已经成为时代的特征。因此,科技术语的审查和规范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国家科学技术术语委员会的审定按学科体系进行。截至目前,* * *已成立61个学科术语审定委员会,聚集了2000多名国内各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开展工作,其中两院院士200多名,代表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最先进水平。国家科技术语委员会的审定工作是按照术语学理论和严格的工作程序进行的。在审批工作中,坚持“三审制”,广泛征求国内同行业专家的意见。审批工作始终体现科学、民主、严谨、规范的学术精神。很多专家对每个名词的命名都抱着谨慎的态度。对于一些重要的条款,我们要开好几次会,邀请几十个专家跟调研公司确认,可见工作的严谨和艰辛。全国科技术语委员会的审定工作以学科概念为基础,对明确学科体系、开展科学研究、在全社会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许多专家学者把科技术语的审定作为一项重要的科研活动,积极为科技术语的标准化献计献策。目前,国家科学技术术语委员会已经公布了天文、物理、医学、航天科技等67种标准化术语。这些标准化术语的出版,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各学科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产生了重大影响,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为了更好地开展我国科技术语的标准化工作,国家科技术语委员会还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术语学研究。术语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几乎涉及人类知识的所有部门。当前的形势和任务迫切要求深入研究术语理论,以便更好地开展科技术语工作。为此,全国科技术语委员会与联合国有关机构、国际术语组织和专家保持密切联系与合作,积极组织国内外术语理论研究,努力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术语理论。

全国科技术语委员会是我国科技术语标准化的主要承担者和推动者。这项事业蓬勃发展,正在为推动科技和社会进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历史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