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推出九大人才工程,五年吸引万名海外人才。

实施人才工程是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举措。昨日市委常委会会议原则通过的《深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透露,我市将实施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访问专家智库计划等九大重点人才工程。

用5年时间,重点引进1000名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化创新创业。

实施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坚持吸引培养国内高层次人才和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并重,全面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重点引进和支持50个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1000名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入创新创业,吸引和带动10000名以上海外人才深入工作;到2020年,建成适应我市产业发展需要、自主创新能力强、国际竞争力突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队伍。

2020年,建成覆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嘉宾专家库。

实施访问专家“智库计划”。积极建设国际化高端人才咨询机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举办或承办国际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吸引和聚集一批世界级科学家、行业领军人物、管理大师、文化艺术大师等优秀专家,建立能够为深圳发展提供重要决策咨询支持的“智力大脑银行”。到2015年,各类访问专家年均流量将达到300至500人。到2020年,建成覆盖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嘉宾专家库。

大力提高各类人才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

实施企业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公职人员能力提升、技能精英培养和社会工作者培养工程,大力提升各类人才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

继续以多种形式开展大规模公职人员轮训,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公职人员到香港、新加坡学习。到2015,建立覆盖各级各类公职人员的15以上培训品牌项目。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公职人员能力提升体系。技能精英培养工程提出,到2015年,建成12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500名各行业技能精英。到2020年,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50个,培养各类行业技能精英1000人。关于社工人才培养工程,到2020年,由政府出资购买的专业社工人才达到6000人以上,中级社工比例进一步提高,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思想素质高、实践技能强的专业社工队伍。

着力培养社会发展关键领域的专门人才

实施名师育人工程、医疗卫生人才梯队工程和文化精英集聚工程,着力培养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专门人才。

到2015年,培养和造就20名以上在国内或省内享有较高声誉的校长、200名以上能在国内学科教研中发挥引领作用的教师、350名45岁以下中青年骨干教师;设立10-20名校长工作室,30-50名名师工作室。到2020年,培养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深、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教育人才队伍。医疗卫生人才梯队工程提出,到2015年,培养和引进具有专业特色、较高诊疗水平和R&D创新能力的医学领军人才5名、学科带头人30名、骨干医学人才250名。到2020年,推动形成步骤科学合理、医学水平世界一流、具有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队伍。在集聚文化精英方面,引进培养一批造诣高、成就大、影响广的文化领军人物,集聚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层次文化创意创业人才和团队,引导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