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构建原理是什么?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中国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导航卫星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研制的三维卫星定位通信系统。有人把它比作中国自己的GPS。

2007年4月,中国发射了第一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2000年,北斗导航试验系统首次建成,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己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发展,满足全球应用需求,我国推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建设原则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以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为根本目标,既要建系统,又要用好系统,讲求质量、安全、应用、效益,遵循以下建设原则:

公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开发和应用将面向全球开放,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免费服务,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卫星导航系统之间的兼容和互操作,推动卫星导航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独立

中国将自主建设和运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独立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和睦相处

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和国际电信联盟(国际电联)的框架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与世界上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兼容和互操作,让所有用户都能享受到卫星导航发展的成果。

进步分子

中国将积极稳妥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各阶段无缝对接。

发展计划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已成功发射8颗北斗导航卫星。根据系统建设总体规划,2012左右,系统将首先具备覆盖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