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

分析如下:

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调动人们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的积极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致力于保护权利持有人在科学、技术和文化领域的智力成果。只有对权利人的智力成果和合法权利给予及时、全面的保护,才能调动人们的创造积极性,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保护知识产权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知识产权的排他性决定了企业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技术、品牌、商业秘密等无形资产的巨大作用,而如何让这些无形资产逐渐增值,有赖于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

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引进外商和外资。中国已于2001、12、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保护国内外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知识产权。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国就无法参与世界贸易活动。

扩展数据:

特性

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经济秩序的战略制高点和各国激烈竞争的焦点之一。

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面临挑战,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例如,在专利领域,美国对包含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载体、基因工程和互联网上的商业模式等发明给予专利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空间受到极大抑制。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专利保护的范围,已经成为一个紧迫而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世界银行在1998年底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日益加强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立法有扩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差距的危险。”

二是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专利审查国际化,提出打破专利审查的地域限制,建立“世界专利”,即少数国家负责专利审查并授予专利,其他国家承认审查结果。所谓“世界专利”,实质上是世界各国的专利审查工作,由美国、日本、欧洲等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局进行。

第三,知识产权被纳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管辖范围。知识产权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并重,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三大支柱,货物贸易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被引入知识产权领域。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定,世贸组织的任何成员都会因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而在贸易中遭到交叉报复。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前沿。随着关税的逐步降低和取消,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将更加突出。

第四,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调整和制定了面向新世纪的知识产权战略,并将其纳入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