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毒杯有哪些?
央视曾经报道过一个关于市面上卖的不合格保温杯的新闻。北京市消协工作人员以消费者的形式从各大商场、超市、网购平台等地随机购买了50种保温杯,然后请检测人员对这些保温杯进行检测。
短短三天,保温杯部分内壁被腐蚀,检测结果显示19种不合格!不合格原因基本都是重金属超标,比如铬、镍、锰。
另外,有些人给自己贴上304不锈钢内胆的标签,其实用的不是合格的材料。这些不合格的保温杯,哪怕只是用来装热水,出来后也会变成“毒水”。
很多事故保温杯都是因为使用了地摊小贩的廉价产品或者送人的不安全产品,质量没有保证。所以要从正规商场或者品牌店购买,保证质量。
保温杯的选择方法:
1,看外观。
一、观察内胆和外胆表面抛光是否均匀,是否有磕碰和划痕;第二,要观察口焊是否光滑一致,这关系到喝水时是否感觉舒服。
2、看保温性能。
这是保温杯的主要技术指标。将开水倒入保温杯,顺时针拧紧软木塞或盖子2 ~ 3分钟,然后用手触摸杯体外表面。如果杯体有明显的升温现象,说明产品失去了真空度,无法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
3、看松紧程度。
杯子加水后,顺时针拧紧瓶塞和杯盖,将杯子平放在桌上,不要有漏水现象;杯盖和杯口的转动要灵活,不能有空隙。
4.看塑料配件。
食品级新塑料的特点是气味小,表面光亮,无毛刺,使用寿命长,不易老化。普通塑料或再生塑料的特点是气味大、颜色灰暗、毛边多、易老化、易断裂。
5.看容量。
内胆深度应与外壳高度基本一致,容量应与标称值一致。一些质量差的保温杯会添加沙子和水泥块来弥补缺失的重量。要知道,杯(壶)越重越好。
6.看不锈钢材质。
不锈钢材料有多种规格,其中18/8表示这种不锈钢材料含有18%的铬和8%的镍。符合该标准的材质符合国家食品级标准,产品防锈耐腐蚀,而普通不锈钢杯的颜色为白色或深色。如果将它们浸泡在浓度为1%的盐水中,24小时后,
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如何选择保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