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氢能产业化发展新阶段,实现长城膜电极大规模批量生产
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膜电极的结构设计和制备工艺非常复杂,整个研发周期长,技术壁垒高,实现大规模量产非常困难。长城在技术研发和制造方面取得突破,成功实现大规模量产,有效推动了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
在膜电极技术方面,长城创新“梯度技术”,采用多级分散制浆技术、梯度延伸技术和薄片封装技术,实现离聚物的定向梯度分布,形成了独特的商业化膜电极技术序列。依托这一创新技术,长城先后攻克了高功率密度、可靠封装、循环寿命等关键技术瓶颈。自主研发的膜电极产品具有高性能特点,单位面积发电量、催化剂铂负载量、使用寿命等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进一步推动了膜电极核心技术的国内替代率,提升了自主技术的全球竞争力。
在产品制造方面,长城定制日本、德国等世界先进的高精度生产设备,自主设计全自动“卷对卷”膜电极生产线,集成在线检测技术,实现全程高精度控制,从而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生产线全部投产后,每年可生产膜电极一百多万片,预计年产值三亿元以上。
一直以来,长城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同时大力布局全产业链,加快产品落地和规模化应用,全面推进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目前,国内首家氢能技术中心已经建成并运行,实现了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关键部件的完全自主化。未来三年,长城将继续投入30亿元以上的研发费用,达到10000台产能规模。
具体成果方面,在上游制氢领域引入了新一代钙钛矿太阳能光伏技术,实现了20.01%的世界纪录光电转换效率;中游储氢领域的氢+电储能系统是一种大规模可再生储能解决方案。在下游核心产品层面,长城氢芯动力系统组件可全面供应客车/客车+重卡/物流+乘用车三大应用平台。
目前,长城已实现六大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知识产权完全自主化,分别是“电堆及核心部件、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组件(控制器等。)、IV储氢瓶、高压储氢阀、氢气安全和液氢技术”等多项技术,解决了制约行业发展的难题。此外,基于全产业链发展,长城在推动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方面也取得了诸多成绩。除了高性能膜电极的大规模量产,长城完全自主研发的100 kW级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也正式投产,推动了氢能产业的商业化发展。
在国际一体化供应链的生态战略下,长城凭借创新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制造能力,实现了多项核心产品的自主量产,并通过完整的产业布局,大幅提升了整个氢能产业规模化应用的速度,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