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的邮寄地址是

以下是你想要的基本信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是一家立足航天、军民结合的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是航天工业重要的科研生产基地,承担着国家各种航天产品的生产任务。依托强大的研制制造能力、完善先进的技术支撑能力、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优秀的航天产品R&D和制造团队,40多年来圆满完成了国家各类航天产品的R&D和生产任务,为举世瞩目的载人航天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七研究院有R&D中心、大中型工厂、设计院、研究所、子公司、控股公司等单位,分布在成、泸、渝等城市。目前有20名国家级和省级专家,6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第七研究院位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现已建成占地3000多亩,集科研、工业、商业、办公、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科技园。“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的龙泉驿区是中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以“四季鲜花、八节瓜果”著称,成渝高速、龙兴大道、三环路、绕城高速均在境内。

第七研究院非常重视学习型组织的建设,重视多层次、开放式、立体化的终身教育体系。目前已与重庆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联合举办在职研究生班。研究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发展空间广阔,用人机制灵活,薪酬待遇具有竞争力。

真诚欢迎有志之士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而奋斗,共创四川航天的美好未来!

需求专业

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环境工程、经济管理等专业。

联系信息

地址: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航天北路

邮寄地址:四川省成都市Boxbox 1,818,邮政编码:610100。

电话:028-84808420传真:028-84808870

联系人:HR@scaic.com.cn丁琳电子邮箱

网站:www.scaic.com.cn(电子简历可在线提交)。

以下是其招生情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国航天工业集团公司下属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于1999年7月1日组建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国务院直接管理的投资机构。

中国航天事业始建于1956,航天管理体制经历了国防部第五研究所、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集团公司的历史演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议,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航天工业集团公司改组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主要承担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等航天产品以及战略战术导弹的科研、生产和试验任务,具备大型系统工程管理的能力和经验;公司以7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为代表,主要从事卫星应用、信息技术、新材料和先进能源、航空航天专项技术应用、汽车零部件和特种车辆等民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以及机械、电子、化工、通信、交通、计算机、医疗、环保等多种民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从事航天产品进出口业务,开展国际合作。开展招标采购、对外工程承包、技术咨询和劳务输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航天科技工业40多年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配套科研、设计、生产、试验体系和技工贸一体化管理机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及若干直属研究所、咨询机构和公司等8个主要从事航天产品的经济技术实体。130多家企事业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集团公司* * *拥有员工10.9万人,培育形成了以重点学科带头人为代表的科技队伍、以优秀企业家为代表的管理队伍和以能工巧匠为代表的产业工人队伍。集团公司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2万人,其中科研人员1.440多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2人,国家级专家3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1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3人,国家级技术专家5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3位同志先后被授予“全国十大杰出青年”,1位同志被授予“全国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集团公司在产出业绩和人才的同时,还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协作、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协作、勇于攀登”的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攀登”的精神。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完整的配套科研、设计、生产、试验体系和技工贸一体化管理机制。主要研发、生产和经营空间飞行器、航天器、战略战术导弹、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等各类航天产品,专业从事国际商业卫星发射业务,研发、生产和经营机械、电子、化工、通信、交通、计算机、医疗、环保等各类民用产品。同时开展招标采购、对外承包、技术咨询和劳务输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具备发射近地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太阳同步轨道的运载火箭研制能力。并且在低温高能燃料技术、火箭捆绑技术、一箭多星技术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经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的运载火箭有: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丙改进型、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丁、长征三号丁、长征三号丁、长征三号丁、长征四号丁、长征四号丁等等。运载火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系列,可以发射不同质量、不同用途的卫星。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9200公斤,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5200公斤,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从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2007年102年10月30日长征运载火箭* *发射,成功率超过93%。长征火箭在完成国内卫星发射任务的同时,也成功打入欧美垄断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自1990年4月7日cz-3首次商业发射以来,长征火箭已进行了20多次国际商业发射,将30颗外国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还具备研制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和科学实验卫星的能力。在卫星回收技术、轨道控制技术、姿态控制技术、空间遥感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目前已成功研制出三轴稳定卫星平台、自旋稳定卫星平台、返回式卫星平台和小卫星平台。成功研制了40多颗卫星,包括近地轨道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正在研制大容量长寿命通信卫星、多用途地球资源卫星、遥感卫星和小卫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形成了包括总体设计、分系统研制、试制、环境试验和服务保障在内的航天器研制体系,积累了30多年的卫星研制经验。可为用户提供各类卫星设计、制造和卫星轨道交付服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研制和应用卫星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卫星应用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卫星广播电视传输系统、卫星通信地球站系统、卫星云图接收系统、卫星数据通信系统等卫星应用产品已研制成功。同时为通信、广播、交通、气象、水利、能源、矿产、环保、市政、农业等行业提供卫星应用服务,承担国家卫星通信试验站、能源部门卫星通信网、国际卫星电视地球站等卫星应用系统工程建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了神舟飞船和长征二号F火箭的研发工作。在连续四次无人飞行试验的基础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于2003年6月和2005年6月成功完成了载人航天飞行试验任务。“神舟”飞船在空间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天气探测、对地观测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科学实验,取得了重要成果。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导弹武器研制方面实力雄厚,具备研制各类地地导弹、防空导弹等武器的技术和实力。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上,集团公司研制生产的新型导弹武器庄严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具有较强的机电产品设计能力和独特的生产技术及加工能力,在卫星应用系统、计算机及应用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系统集成等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和优势。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欧空局、俄罗斯航天局、乌克兰航天局、法国宇航、德国宇航、美国休斯公司、劳拉公司等世界主要航天机构和大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美国、德国、俄罗斯、乌克兰、巴西、智利、巴基斯坦等地建立了独资企业、合资企业或办事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热忱欢迎有志青年投身航天事业!

希望你对我提供的答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