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有哪些分类?
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按行业分类,大致分为教育、科研、勘察设计、勘探、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农林牧水、交通运输、气象、地震、海洋、环保、测绘、信息咨询、标准计量、知识产权、进出口商品检验、城市公用事业、物资仓储、社会福利、经济监督、机关后勤等25个行业。
二是按经费来源分类,可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无稳定经常性收入或收入较少,所有支出主要由国家预算拨款的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有一定数额稳定经常性收入,但不足以冲抵其经常性支出,收支差额需要国家预算补贴的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稳定经常性收入的单位,可冲抵其经常性支出)。
三、按性质和特点分类,可分为社会科学联合会、社会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图书馆、博物馆、计划生育协会等非政府公共机构。
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如养老院、大学、中小学、重要医疗卫生单位、疗养院、考试管理中心等。;从事应用技术的科研院所、广播电视台、报刊出版社、市政、房产管理、景观设计等城市公用事业单位等具有生产、经营和能力的机构。
定义: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以社会公益为目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在国家行政机关领导下,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付,不实行经济核算,主要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提供无形生产和劳动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组织或机构形式的法人实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