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信息道德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信息道德能力是指运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包括理解和掌握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信息资源的收集和管理、信息技术及其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信息处理过程的设计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开展信息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有关互联网管理、使用和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
二、活动安排
1.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班级要充分利用每周升旗、道教、信息、黑板报、班班会等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让学生充分认识信息德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努力营造健康的网络信息环境。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密切社区与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短信(家校沟通)、给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争取社会和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和支持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3.切实加强信息法制和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信息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不良网络行为。将网络信息法制教育和网络信息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活动。
4.突出重点。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特别是对农民工子女、农民工留守子女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使学生形成对网络信息道德的正确认识,增强道德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5.注重总结,形成班级管理的长效机制。及时总结班级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注重树立榜样,以榜样促发展,增强网络德育的实效性,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德育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1.积极开展以“文明上网旅游”为主题的班班会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和看法,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严厉打击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
2.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上法制教育。通过讲座和专题讨论,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让学生深刻认识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和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警惕,产生内在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上网行为。
3.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等活动,依托具有吸引力和参与性的文娱教育活动,以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4.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家长和学校有效监管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合理引导和约束孩子上网。
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首先要示范。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正确使用互联网开展学习和工作,引导学生注意个人隐私防范,合理有效地使用互联网,认识网络游戏的利与弊,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等。通过日常教学、主题班会、板书广播、案例教学、演讲比赛、模拟庭审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