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国家高新区:政务服务一体化启动。

苏锡常国家高新区政务服务一体化启动仪式日前在常州高新区举行,标志着三地高新区政务服务正式从“单打独斗”进入“抱团作战”新阶段。

苏州、无锡、常州国家高新区是1992首批设立的国家高新区。三大高新区成立29年来,始终高举“高新”大旗,站在苏锡常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创新发展的首位,肩负着为苏南改革跨越发展先行先试、示范引领的使命。苏州国家高新区是首批专利代理对外开放试点地区和首批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无锡国家高新区是国家创新型园区和国家生态产业示范园区,常州国家高新区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这些示范试点充分展示了三地国家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创新驱动、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显著成效。

目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蓝图初现,苏锡常一体化建设率先展开。作为加快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政府服务一体化将在加快资源要素自由流动、产业创新相互协调、区域发展一体化、改革开放同频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常州国家高新区行政审批局于2017年6月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一枚公章管审批”全面实施。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常州高新区“一证通”改革、“逐批逐秒”、“网上一件事”、“证照分离”改革等改革举措在全省领先。在2020年全省营商环境测评中,政务服务指数在全省33个城区中排名第二,位居全市第一,区政务服务中心获评全省首批“最佳政务大厅”,全市唯一县级。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无锡高新区(吴昕区)、常州高新区(新北区)行政审批局签订三地政务服务一体化协议,旨在解决异地办事“跑很多地方、来回跑”的问题,围绕跨域共同标准建立共同事务范围、服务规范和服务模式,以“生产”三地政务服务。

同时,三地将通过科技赋能政务服务,探索整合更多政务数据共享应用场景、智慧审批服务场景和自助服务。比如,探索建立三地数据信息库和企业信息空间,加强电子证照、政策信息、年检等数据的共享应用,尝试给企业赋“码”,让企业按“码”办事,进一步实现办事材料的免除。围绕面向企业和个人的高频服务领域,常州高新区今年将打造20个“无人智能免批”服务场景,并已推出“VR云调查”系统。融入语音识别、人脸比对、图形查验、智能审核、自动发证等前沿技术,逐步实现电子申请材料等信息的跨域互信互认,推动实现“一机三能”。

常州高新区还将做好区域联动,打好“组合拳”。其中,将三个高新区的政务服务纳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专题班,实行* * *建设项目清单管理,明确各部门具体任务,逐项落实。将三地政务联盟与党建联盟、品牌联盟相结合,探索建立“圆桌”交流、联合调研、骨干轮岗等机制,在三地政务服务领域开展高频、深层次、多维度的交流,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输出高新区改革经验。积极与上海临港新区、南京江北新区合作,探索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逐步提升跨区域政务服务水平,扩大高新区政务服务“朋友圈”。(沈霞吴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