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杜东镇的经济发展

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3亿元,同比增长82%;财政收入4346万元,同比增长81%;农民人均纯收入4016元,同比增长9.4%。

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推进项目带动、扶优做强、产业升级三大工程,工业经济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工业总产值23.6亿元,利税6543.8+0.9亿元。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全年新增、续建、技改项目53个,总投资6543.8+0.35亿元,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35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22个,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5个。沈村煤矿扩层扩界,润源化工医药中间体,三和化工三期工程,余粮织锦。大力培育发展大型骨干企业,使销售收入超千万元、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达到2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达到4家。以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之一,进一步延伸煤炭、拓展化工、拓展冶金、做强纺织,四大产业实现增加值6.2亿元,利税2.2亿元。四大产业经济总量和税收分别占全镇的80%和77%。

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全面放开搞活,不断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成长。2005年启动民间资本8.2亿元,新增私营企业10户,个体工商户70户,分别达到176户和1238户,实现私营工业增加值8.9亿元,利税1.2亿元。扶优扶强,迅速壮大骨干民营企业集团。新增产值超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民营骨干企业3家,新增规模民营企业7家,总数达到27家。

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并重。2005年内资达到8.0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47万美元。洽谈引进项目33个,其中国内项目28个,国外项目5个。加快与驻厂企业的联盟,驻厂企业投资6.2亿元扩产新建项目,山东电力管道公司专用管道、地方机械厂食品机械加工项目投产。突出招商团队的专业性和招商区域的针对性,大力开展专题招商,实现了对韩招商的突破。在鹿邑经贸洽谈会暨泰山韩国周上,成功签约5个韩资项目,其中投资460万美元的荧光增白剂项目已开工建设。

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投资600万元,对内蒙古鲁管路东段进行综合整治,拆除违章搭建房屋654.38+0.3万平方米,开挖排水沟9.6公里,开挖土方2万立方米,绿化面积654.38+0.8万平方米。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使城镇得到了进一步的净化和美化。完成新建二级公路及205国道杜东段建设。投资350万元实施柴汶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整治河道1.500米。完成谢庄、马庄1.600亩土地开发整理、东仪200亩河漫滩土地重建、深村200亩土地治理,争取5000亩地面沉降整理项目批复。小康新村建设步伐加快,建成小康楼230栋。

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业税全面取消,粮食直补资金按时足额到位,镇财政向村级上缴26万元,保证了村级正常运转。南堡肉牛场、南桥奶牛场、南桥奶牛场全面建成,新增奶牛800头,存栏奶牛1.80头。被评为全市奶业富民工程先进单位。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实施了朱福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一期工程,9个村启动自来水工程,村村通公路10公里,成立了育新养猪合作社等5个合作经济组织。全市乳制品生产现场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现场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现场会先后在这个镇召开。

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投资654.38+0.6万元完成南山联合小学建设,投资654.38+0.4万元实施中心小学扩建改造,全镇被评为泰安市教育强镇。积极推进卫生事业发展,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参合率达到70.3%。坚持不懈地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全国、省、市计划生育现场会都在这个镇召开。“平安东都”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信访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基本杜绝集体越级上访。始终牢固树立大安全、大责任的理念,严格管理、严格检查、严格查处,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为民办实事成效显著。镇* * *各村为民办实事126件,重点解决水、电、医、学、路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2005年新增就业和再就业560人,新增市外输出851人。加强社会保障,妥善解决机关工作人员和教职工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取得较大进展,实现了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