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政策支持的项目有哪些?

法律分析

1.支持海南设立能源、航运、大宗商品、产权、股权、碳排放权等国际交易场所,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2.支持海南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数字经济,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卫星导航、人工智能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3.支持海南加强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建设以天然橡胶为主的国际热带农产品交易中心、定价中心和价格指数发布中心;支持建立热带农产品拍卖中心。

4.支持在海南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研基地设施和条件平台,建设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和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打造空间科技创新战略高地。

5.支持海南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和国际科技合作机制;支持建立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

6.支持海南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推进“智慧海洋”建设,把海南打造成海洋强省;支持海南加快海洋资源开发服务保障基地和海上救援基地建设。

7.支持海南积极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热带雨林等国家公园。

8.支持海南高标准布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消费商圈,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圈,建设“智慧商店”和“智慧商圈”;支持完善跨境消费服务功能。

9.依托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大力发展国际医疗旅游和高端医疗服务,对先行区内确需进口、关税税率较高的部分医疗器械,研究适当降低关税;支持开展干细胞临床前沿医学技术研究项目。

10.支持海南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鼓励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

11.支持海南建设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和省级体育中心,鼓励发展沙滩运动、水上运动、赛马等项目,建设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

12.支持海南推进总部基地建设,鼓励跨国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在海南设立国际总部和地区总部。

13.支持三亚等邮轮港口参与公海中资方便旗邮轮试点,将海南纳入国际旅游“一程多站”航线,开展境外游艇临时开放水域审批试点;支持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15天入境免签政策。

14.支持跨国公司和贸易公司建立和发展全球或区域贸易网络,建设区域性离岸贸易中心。

15.支持举办国际商品交易会、国际电影节、中国(海南)国际海洋产业博览会等大型国际展会和节庆活动,以及适合海南产业特色的文化旅游、国际品牌等展会。

16.支持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科技人文交流、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科技创新合作;支持“一带一路”国家在海南设立领事机构。

17.支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全球维修等业态,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完善升级海关监管、金融、物流等支撑体系,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保税网购。

18.支持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设立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场所,依法合规开展全球保税文化艺术品、拍卖、交易业务,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的航空维修业态实施保税监管。

19.支持符合条件的供油企业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供油业务,建设保税供油基地。

20.支持建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推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

法律依据

琼海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0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吹响了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向建设现代化国际中心城市新征程、引领琼东发展的动员号角。而我市长期以来缺乏普惠性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支持,未能与我市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形成互补,形成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招商引资竞争力。在这种招商引资的形势下,以打造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第四极为目标,并计划在“十五”期间建成引领海南东部发展的现代化国际中心城市的琼海市,特别需要及时出台琼海市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和发展。 这对进一步加大我市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人才、技术、项目等要素集聚,加快琼海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