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女子花7万多块钱请了个假律师,是怎么当上“姐夫”的?
去年6月的一天,在巫山县法院的一次庭审上,原告邓女士尴尬而愤怒。她花了7万多块钱聘请了“陈律师”以姐夫的身份出庭,但坐在原告席上的是一位她根本不认识的律师。由于未能收集到庭审所需的诸多材料,“陈律师”承诺的诉讼草草收场。气愤之下,邓女士终于意识到自己花钱请了一个假律师。
邓女士是奉节县人。2015年2月的一天晚上,丈夫在工地上意外死亡。邓女士一直在寻找有爱心的人帮助她,为丈夫的赔偿讨回应得的赔偿。去年6月5438+10月,邓女士通过中介认识了一位陈姓“律师”,与其见面并签订了代理协议。同时,她提前向“律师”支付了2.5万元的手续费。
收取费用的“陈律师”迅速与邓女士多次见面,以调查取证费、起诉费、财产保全款等理由向邓女士索要4.9万元。一心想打赢官司的邓女士,看着这个“陈律师”忙来忙去,很是感动。而且“陈律师”一再表示,无论官司输赢,费用全部退还,这样的官司“保赢”。
该案于去年6月开审。但在开庭前,“陈律师”表示将以邓女士姐夫的名义出席庭审。开庭时,原告律师并不是“陈律师”,而是另一位邓根本不熟悉的律师。庭审时,邓女士也很惊讶——原告律师只是简单提供了调查所需的材料。由于缺少很多关键材料,一审只能草草结束。
这一切让邓女士充分认识到,她心中的好律师是个大骗子。这让邓女士很生气,庭审一结束就要求邹某退还所有费用。当场承诺全额退款的“陈律师”先是推脱,随后电话关机停机。邓女士不得不向奉节警方报案。
今年2月9日,奉节警方终于在万州将“陈律师”抓获。邹说,他骗邓女士的钱已经挥霍一空,没有能力偿还,只好四处躲藏。原来,陈某明知自己不具备律师资格,却为谋取私利,多次以法律服务费、诉讼费、诉讼财产保全款等向被害人收取费用。庭审时,他委托了真正的律师朋友代理此案。目前,陈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办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