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石油用在哪里?

盖房子,治病,打仗。。。

几千年前人们用石油做什么?石油之所以被发现,是因为它易燃,几乎所有古代使用石油的国家都有石油点燃和点燃的记录。但目前发现的最早且确凿的用途是最不可思议的——盖房子。上面提到的印度河流域的古沥青浴场和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沥青大厅是最早用石油副产品建造的建筑。8世纪,阿拉伯帝国新首都巴格达的所有街道都铺上了柏油,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柏油马路”城市。另一个古老的用途是治疗人类和动物的皮肤病。在古代波斯阿里卡,石板上清楚地记录了用沥青治疗癣和疥疮的例子。10世纪,阿拉伯旅行家迈苏迪在笔记中说,巴库人用沥青治疗马的皮肤病。13世纪的伟大旅行家凯尔·波罗(Kyle Polo)在前往中国的途中经过巴库,并在著作中记载,这里的油“可用作药膏,治疗人和动物身上的瘙痒和结痂”。

在军事层面,石油最初用于海军。公元668年,希腊叙利亚工匠尼科斯带着自己的“希腊之火”来到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这种“秘密武器”用特制的管子喷射,伴随着浓烟和巨响,可以附着在船身、船帆和人身上燃烧,对敌舰和士兵造成极大的伤害。公元678年6月,劣等的拜占庭用这种神秘的武器粉碎了围攻君士坦丁堡的阿拉伯舰队,歼灭了三分之二的船只。从此,“希腊之火”被称为“基督教世界的守护神”。比如得宝的拜占庭皇帝干脆把“希腊之火”的作坊放在宫里,严格保密。这种“希腊之火”,最后因为保密措施过于严格而不了了之。1939年德国学者仿制,但没有成功。

中国古代也出现过类似“希腊火”的“猛火油”。这种“猛火油”的主要成分也是油,以火药为点火装置。“猛火油”最大的特点就是水越泼越烧,于是很快就有人打起了用“猛火油”攻城的主意。辽朝开国皇帝卢野·阿保机在计划进攻幽州(今北京)时就使用了这种方法。作为企图用凶猛的火油攻城,他的妻子和皇后蜀以“不道德”为由劝阻了他,于是京逃。因为“猛火油”不能像“希腊之火”那样发射,是就地点燃,水漂是借风杀敌,所以战斗时要“听天由命”。后来历代海军师改发展火箭炮、火炮,把“猛火油”束之高阁。

《希腊之火》或《烈火石油》都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良游戏。很多民族玩不起,就采用最简单的方法。中世纪阿塞拜疆人的防御模式是建很多塔,指挥他们,先扔油,再扔火把。这种方法被中亚强国华拉墨子广泛使用,使后者成为一个著名的防御大国。耐人寻味的是,著名的瓦拉墨子城撒马尔罕也被蒙古军队用扔油的方式攻占了。真的可以说“也是油,也是油。”